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通过电子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分子量为9×105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并讨论了纺丝液的浓度范围,分析了纺丝条件对制备纳米纤维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剪切粘度的聚氧化乙烯溶液制备的纳米纤维的差异和形成原因。随着聚氧化乙烯溶液零剪切粘度的增加,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逐渐变细而且表面也较平滑。其中,分子量为9×105的零剪切粘度为30 Pa.s的8 wt%的聚氧化乙烯溶液用电子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最小,分布在120~160nm,表面平滑。  相似文献   
2.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嵌段聚合物为基体合成了它的钠、锌盐离聚体,通过FT-IR谱图以及DSC、TGA曲线证明了钠、锌离子与甲基丙烯酸发生了反应,玻璃化温度、熔点有提高;同时经过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合成的离聚体在力学性能方面有改进,硬脂酸锌是离聚体的有效增塑、增强剂,离聚体的拉伸强度随着硬脂酸锌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最大用量为30%。  相似文献   
3.
萘并萘醌类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萘并萘醌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化合物和聚合物的结构、光致变色机理以及应用前景做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相变热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进行了相变过程中热力学参数的测定,得出聚乙二醇的贮热能力在一定聚合度范围内随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强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聚甲醛(POM)共混增韧是高分子学术界迄今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界 性难题。本文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增韧POM、聚烯烃(PE)类弹性体增韧POM、聚烯烃(PE)类弹性体增韧POM、尼龙(PA)增韧POM、丁腈橡胶(NBR)增韧POM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聚甲醛增韧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稀酸离聚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烯 乙酸乙烯酯 甲基丙稀酸三元嵌段聚合物为基体合成了它的钠、锌盐离聚体。通过FT -IR谱图以及DSC、TGA曲线证明了钠、锌离子与甲基丙稀酸发生了反应。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合成的离聚体在力学性能方面有改进  相似文献   
7.
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聚氧化乙烯的溶剂,同时也作为银离子的还原剂,将聚氧化乙烯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银纳米微粒,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法成功地制备出了含银纳米微粒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含银纳米微粒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