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心理学领域中的学习动机理论和管理学领域的激励机制理论为依据,立足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特征和发展模式,针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现状,探究激励理论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更新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心理状况和学习习惯的把握,根据变化了的内外环境掌握学生新的认知特点,创新思政课教学激励机制,以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并促进高校学风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人民观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人民观点,又继承和发扬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习近平人民观有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厚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习近平人民观,更能读懂习近平同志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卓越的政治眼光。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已有12年的发展历史,帮助众多贫困学生一圆大学梦,更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始终处于低效运行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助学贷款制度本身的功能。从助学贷款普及和实施的现状入手,分别从主体、客体、中间环节、机制本身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从解决症结的角度提供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旨在寻求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制度发展完善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4.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长期存在的理论实践相脱节、忽视实践教学,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欠缺的重要原因。新时期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制约因素就是对大学生创新起阻滞、破坏作用的要素集合体。立足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实践,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为原则,分别从大学生思维方式、情感意志等主观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主观障碍因素做出初步的探究和整合,为进一步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来破解这些因素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中,吉林化工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借助“象限”这一数学概念,以课堂和互联网为横轴和纵轴,将教学场景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象限,依据金课建设标准和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对思政课提出的要求进行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依次构建出H、P、I、T的四个教学场景,以求在实践中改进和加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与消费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大学生消费不仅是学生私人的问题,也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话题,它反映着学生思想领域里消费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不良状况。同时,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及其代表的生活方式,特别需要教育者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方式加以教育和引导,以避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和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疫情防控带来的线上教学“新常态”,为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新挑战。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的系列讲话精神,服务“十四五”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政课迫切需要聚焦情感育人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领导管理、目的任务、教育对象和学科融合四个方面深入思考,切实增强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学生都是网民,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离不开研究学师生之间的信息传播。高校思政工作需要不断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因此,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深入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信息传播要素及其规律,挖掘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切入点和新思路,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焦点。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工作岗位之间不能够适配。从大学生本身来看,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是未来亟待突破的困境。创新是时代竞争的焦点,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存在着各种障碍要素,并相互作用,如何客观认识这些创新障碍因素,并针对性破解,需要教育者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