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模型的机理、功能和表述形式等方面对活性污泥法的几个重要的动力学模型(Eckenfelder模型、Mckinney模型、Lawrence—McCarty模型和Andrews模型)进行介绍,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上的啤酒废水生物处理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青藏高原地区采用强化UASB-SBR生物系统处理啤酒废水的思路,并在拉萨啤酒有限公司进行了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达95%以上,且具有占地省、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等明显优点,成功地克服了青藏高原地区低温、低压、低氧等恶劣条件对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遂渝铁路古家垭口隧道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时速200 km/h以下的隧道噪声特性。通过现场实测与结果分析,得到遂渝铁路CRH1A型和CRH1B型等两种不同类型的动车组列车通过古家垭口隧道洞口时的时域、频谱等噪声特性,并且发现列车进、出隧道导致的微气压波历时都约为50 s,波动周期约为1.7 s,频率主要在0.05 Hz~4 Hz,各测点最大声压级频率都在1.25 Hz。以列车通过时间段的等效声压级为评价量,总结其噪声衰减规律,对于今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8种商业酵母发酵的猕猴桃血橙果酒风味物质,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法对果酒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样品分类。结果表明,8个样品中共检测出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并以酯类、醇类、羧酸等为主。PCA结果表明,猕猴桃血橙果酒中主要风味物质为戊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琥珀酸氢乙酯、辛酸乙酯、异丙醇、4-萜烯醇、异植物醇、苯丙醇、乙缩醛、辛酸、(-)-柠檬烯等。CA结果将8个样品聚集为两大类,与主成分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比较托盒包装、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预制烤鱼的代谢物组成。结果表明,在二级质谱信息下,3种包装的预制烤鱼共鉴定出318种代谢物。依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alue, VIP,VIP>1)和P<0.05,共筛选出47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脂肪酸类10种,核苷酸类10种,氨基酸类9种,有机酸及衍生物类7种,苯及衍生物类3种,醇胺类2种,其他类6种。通过对47种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的聚类热图分析,发现3种不同包装方式预制烤鱼的代谢物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气调包装烤鱼的多种呈味氨基酸和单磷酸腺苷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常规的真空和托盒包装。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气调包装对保持烤鱼鲜味有积极作用,将为烤鱼包装多样化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
隨着铁路运输的高速、重载化以及城际快速列车的快速推广,列车运行产生的环境振动对沿线居民、建筑物、精密仪器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从振动影响及评价指标,振动传播机理和传播规律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列车振动实测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的趋势,环境振动的传播规律与预测评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ABR+SBR)特性分析及其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ABR SBR)在废水处理中的特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该工艺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以万州大五星枇杷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色工艺酿造枇杷果酒。分别采用液相色相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检测不同果酒样品中有机酸、氨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抗坏血酸、柠檬酸结合热处理的护色处理酿造枇杷果酒护色效果最佳,与未经护色处理样品相比,该护色处理有利于增加果酒中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丁二酸)、氨基酸(苦味、芳香族及甜味氨基酸)含量;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38种,其中酯类、醇类、酮类、其他类物质分别增加2种、3种、1种、1种;PCA结果表明,不同枇杷果酒样品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癸酸乙酯、苯乙醇等,聚类分析将样品聚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