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位于宝昌路533号的上海眼镜博物馆共分两个展厅,展厅总面积1500平方米.筹办者用丰富而翔实的文字、实物、模型、影像以及声光电子技术,构建了一个集历史知识和现代科技为一体的博物馆,让参观者从中获得眼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引发用眼卫生与健康的关注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这里,收藏了一段上海民族工业艰难的发展史;这里,演绎了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学会取火和用火的伟大跨越;这里,汇集了眼花缭乱的中外火花艺术珍品. 上海商标火花收藏馆坐落在光复西路2521号,在长风1号绿地中拔地而起.它建筑面积3775平方米,展示面积1500平方米.从南向北看去,建筑物呈"火柴盒"和"火柴棒"立柱造型.外立面为巨幅龙游火花壁画,完全依据大中华火柴公司1940年出品的火柴盒外包装,图案为巨龙昂首,十分英武.火花四角标有"请用国货"四个大字,让人不由联想当年中国民族工业崛起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4.
一种超高压纯水射流船舶除锈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船舶除锈超高压水射除锈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基本参数配置,泵组系统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泵组系统的基本组成,探讨了真空吸干回收系统基本功能,研制了爬壁机器人的实验样机.采用超高压纯水射除锈系统进行了综合除锈实验,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除锈系统参数配置合理,超高压水射流除锈成套系统搭建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5.
尽管味精早已成为消费者必不可少的烹调佐餐用品,但近年来仍有少数人对味精食用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有的说吃多了对身体不利,有的甚至说味精加热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癌物质,为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一再澄清,但味精食用有害的说法仍没有绝迹,事实究竟如何呢?1993年8月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组织了我国医学界、营养学界、食品界、烹饪界等的专家学者举办了“味精食用营养与安全研讨会”,一致认为味精有害纯粹是毫无根据的传言。  相似文献   
6.
7.
用于搭载船舶除锈清洗器的大型爬壁机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搭载船舶除锈清洗器的大型爬壁机器人(WCRSRR)具有搭载负载大、本体重的特点.本文综述 了国内外关于WCRSRR 的研究,分析了WCRSRR 研究中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其关键技术,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上海天厨味精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味精生产企业,拥有驰名中外的佛手牌味精、以及氨基酸、调味品、天厨矿泉水等产品,96年销售收入为3亿元。其产品有质量、有市场、有效益,95年前与国内绝大部分吠精生产企业一样,大量可利用的资源被作为废物白白浪费,因环保矛盾突出而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早在八十年代初该企业就对味精废水治理问题,与国内外环保专家试验论证,但由于排放的废水主要为提取味精后剩余的母液,浓度特别高,用传统末端治理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并不见效,特别是一些生化处理方法不仅需化大投资建立一套占地面积庞…  相似文献   
9.
新型船舶壁面除锈爬壁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一种履带式永磁真空混合吸附的船舶壁面除锈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负载大、本体重特点,且机器人负载质量以及重心位置随爬壁高度变化.根据机器人爬壁运动原理,建立机器人沿船舶壁面上爬和转弯的动力学模型,运用模糊优化理论对模型进行优化和仿真分析,规划机器人的安全工作范围,分析机器人在典型爬壁高度下的驱动上爬能力,讨论在理论转矩、最大转矩和额定转矩下的机器人上爬的高度与角度关系,研制试验样机进行爬壁转弯试验、定负载上爬试验和变负载上爬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动力学优化模型可靠,运动性能受永磁吸附力、真空力、射流反击力等影响很小,而受本体重力、爬壁高度和壁面倾角影响较大,所规划的机器人安全工作范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船舶除锈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根据船舶除锈对爬壁机器人的控制要求,确定了控制系统采用上下位机两级分布式的控制方案,并分别对上下位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搭建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物,并进行相关实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有较好的应用性能,能够满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