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经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60改性后的Si3N4纳米粉体对棉织物进行抗紫外线整理,通过测定棉织物整理前、后的紫外线反射率和染色棉织物K/S值确定最佳整理方法,并用TEM和热重分析表征了整理后棉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了棉织物的白度、硬挺度和拉伸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棉织物,不仅能增强抗紫外线性能,而且能提高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的上染性能;经纳米Si3N4+壳聚糖整理后,棉纤维热分解率明显降低,热分解起始温度下降,且织物变得硬挺,白度降低,断裂强力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增大.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发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变电站综自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PMU、故障录波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等的广泛应用,都离不开时间记录和统一的时间基准。通过时钟同步技术为每个系统馈送的正确时钟信号,结合自动化运行设备的实时测量功能,实现了对线路故障的检测、对相量和功角动态监测、提高在电网事故中分析和判断故障的准确率,提高了在电网运行中控制机组和电网参数校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乳酸菌和酵母菌对浆水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从浆水中分离出的5株乳酸菌和5株酵母菌为研究对象,测绘了生长曲线。通过硝酸还原实验发现乳酸菌和酵母菌均不能将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而将乳酸菌和酵母菌分别接种在含亚硝酸盐的培养基中结果显示亚硝酸盐被降解。把乳酸菌和酵母菌以接种方式分别接入到初始浆水中进行发酵,结果表明接种发酵使浆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更低。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传入建筑内部的热量成为影响我国夏季建筑室内热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如何将这部分热量阻止在建筑之外,或者在其传入建筑内部之前将其转移到别的地方,那么无论对建筑内部的热舒适度还是降低夏季能耗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水冷幕墙就是利用在热量还未传入建筑内部时就将其转移到地下的一种有效的隔热措施,从而减少建筑在夏季制冷方面的能耗,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浆水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西北地区传统酸味调味品,由于浆水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存在而使该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面粉加量、芹菜加量、芹菜热烫时间、调整初始pH的变化对浆水发酵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总体感官评价的影响,确定合适的水平,再用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面粉加量1.5%,芹菜加量10%,芹菜热烫时间3min,使用乳酸调整初始pH值3.5,此条件下浆水感官较好且亚硝酸盐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7.
介绍该系统的七大功能、特点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西北地区采集的泡菜中分离出四株乳酸菌分别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e)。37℃MRS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了四种乳酸杆菌的产酸能力、硝酸盐还原性、亚硝酸盐的降解能力、耐酸耐盐能力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LPL,LPA和LPE培养15h到达稳定期,LBR培养27h到达稳定期;四株乳酸杆菌的总酸含量分别为1.98%,1.97%,2.10%和1.77%,亚硝酸盐降解率依次为0.87%,0.88%,0.93%和0.88%;四株菌的硝酸盐还原性都为阴性,最低耐酸性为pH 5,最高耐盐性为NaCl含量4%。  相似文献   
9.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离检测酸奶发酵过程中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法进行色谱分析,三种还原糖均能达到很好的分离,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样品回收率为96.52%~98.84%;精密度实验各组分峰面积RSD值在0.55%~1.77%之间;重现性实验各组分峰面积RSD值为1.08%~1.55%;样品于4℃冰箱保存稳定性实验峰面积RSD值可达到0.02%~0.87%。该方法快速、准确、可靠,能够用于酸奶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Hilbert曲线扫描矩阵的生成算法及其MATLAB程序代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Hilbert曲线是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工具,在图像处理,特别是图像扫描中广泛应用.为了正确快速的生成Hilbert曲线扫描矩阵,提出了基于矩阵运算的生成Hilbert曲线扫描矩阵的新算法,并给出了MATLAB仿真语言的程序代码,同时用数学归纳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由计算机仿真可见该算法的正确性和简单易行,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应用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