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建筑科学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对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中恢复力曲线的刚度突变点(折点)提出了模糊数学处理的方法。经用模糊数学处理后的恢复力曲线能更好地反映从弹性到塑性的过渡过程,并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文中对层间剪切模型的恢复力曲线刚度折点进行了模糊处理和给出了杆单元组合梁模型的单元刚度矩阵。  相似文献   
2.
在非线性规划中,解析法一般要比直接法计算效率高。但,当目标函数对变量的导函数不存在或难求出时,使用解析法有一定困难,这时,一般要用直接法计算。在工程实际问题中,有时目标函数对一部分变量的导数易求,而另一部分变量的导数不存在或难求,对于这种问题单纯用解析法或直接法求解都是不合适的。本文针对这种问题提出将这两部分变量分类处理,分别用解析法和直接法求解,两种算法的交替进行,形成了变量分类联合使用解析法和直接法的优化法。算例表明,该法优于用直接优化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结构破坏模糊性,把它作为模糊破坏集合概念来处理,同时也考虑到结构地震破坏是多因素造成的综合结果,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提出了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多因素模糊破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优化方法直接搜索总势能极小值,对一些用有限元法不易求解的弹性力学非线?边界提离问题进行了求解,取得了可靠和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结构地震多因素模糊破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剪切模型和弯剪模型对六层配筋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建筑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并在地震动的输入下,进行了弹性、弹塑性及倒塌反应全过程计算分析.结论:在多层配筋混凝土小砌块建筑的地震反应中,当建筑的高宽比较大时,弯曲变形占主要地位,应该用弯剪模型计算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储液罐抗震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总结了静力和振动台动力实验中提离现象的影响,也对两个提离力学模型的主要研究结果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最小势能原理对贮液罐的静力轴对称提离机理作了近似分析.结果表明,必须考虑底板大变形,罐壁按大变形和按小变形计算的结果差别不大.美国API设计标准采用带有两个塑性铰的一维小变形板条模型进行提离分析,而本文结果表明当弯曲应力达到一定限度后,底板径向弯矩随提离力增大而减小,在工程实际提离的范围内塑性铰难以出现.罐底和基础之间的相对滑动对薄膜内力有较大影响,但对弯曲内力影响不大.过去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可以通过这一分析得到定性解释.虽然本文进行的是轴对称提离分析,但提离量和提离深度都已超过非对称提离研究中观察到的数值,而底板受力仍在弹性范围之内,因此可以期望这一方法也可用来分析贮液罐的非对称提离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