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夹杂物对X120管线钢氢致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X120管线实验钢的抗H_2S氢致裂纹敏感性。用多功能金相显微镜对X120管线实验钢非金属夹杂物进行颗粒度分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观察和分析裂纹形貌和裂纹内夹杂物。结果表明:X120管线实验钢氢致开裂一般都从非金属夹杂物处萌生扩展,并互相交叉连接;实验钢中B类夹杂物较D类夹杂物易于形成长条型裂纹,且B类夹杂物级别越高,其HIC敏感性越大;X120管线钢中S、Al含量越高,其夹杂物级别越高,非金属夹杂物数量越多,氢致开裂敏感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回火温度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金相、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一种低碳Mn-Mo-Ni-Cu-Cr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回火后组织变化明显,M/A组元弱化,贝氏体板条出现粗化与合并;板条间界呈锯齿状,原有析出相长大且有细小析出相进一步析出,未被析出相钉扎的位错发生运动并消失;随着回火温度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增大,抗拉强度和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示波冲击试验及断口分析的方法对500MPa级桥梁用钢的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冲击总能量Wt和裂纹扩展能量Wp均在减小,裂纹形成能量Wi变化不明显,试样钢的韧一脆转变温度约在-40℃左右。随着温度的降低,材料的断裂方式由最初的韧性断裂转变为胞】生断裂,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的韧窝断裂转变为穿晶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合适的65Mn—N钢球化退火温度,模拟工厂的等温退火工艺对65Mn—N钢进行退火处理,并对钢的组织与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热轧态的试样在720℃保温9h,然后炉冷至550℃.最后空冷时,铜的组织为铁素体和分布较为均匀的球粒状Fe3C碳化物,钢的显微硬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5Mn钢带在制作直缝焊管时出现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开裂部位和未开裂部位试样的组织、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钢带在纵剪分条时边缘出现微裂纹,该微裂纹在弯管成型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导致开裂。  相似文献   
6.
程吉浩  刘静  黄峰  章莹 《世界钢铁》2011,11(3):55-58
选用我国华南地区酸性土壤的典型代表——鹰潭土壤为腐蚀介质,按照GB12124-88标准,采用失重法测量了X120管线钢在模拟溶液中的短期均匀腐蚀速率,并用电化学方法同步测量了各时间段的瞬时腐蚀速率;采用SEM和XRD观察并分析了试样经过480 h腐蚀后表面锈层形貌及腐蚀产物组成。结果表明,用线性极化曲线模拟法能较好地预测腐蚀速率,发现以FeOOH和Fe3O4为主的内锈层能较好地阻碍腐蚀过程的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X120管线钢的阴极腐蚀过程由最初的浓差极化控制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活化极化控制为主的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中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nMo系HSLA钢,钢种具有贝氏体组织;在C—Mn—Mo系HSLA钢中,适当增加Mo和B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钢种的强度,且不损害其塑韧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