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印花过程传质现象是复杂的动力学及热力学问题。从分子运动角度分析,糊料流动是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协同“跳跃”而实现整个分子质量中心位移,对传质具有直接影响。从印花织物印刷效果参数与传质过程相应性分析,凡是影响糊高聚物大分子链段运动的因素都将影响印花过程的传质现象。其中糊料中的染料从纤维外表面向纤维内表面扩散是传质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本文表明用丝胶改性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以提高改性纤维的吸放湿性是有效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搅拌速度、时间与原湖流动性的关系。试验表明:由于糊料分子组成不同,结构不同,糊料大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剪切应力影响糊体流动性机理也不相同。糊料一般可分为切力变稀型,切力变稠型,中间型三类。本文研究为印花加工中,制糊工序合理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制糊效果。  相似文献   
4.
聚酰胺纤维结构和表面特性赋于纤维固有疏水性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绝缘性,通过丝素功能整理,能有效降低纤维表面比电阻,消除因纤维绝缘性而不易泄漏静电荷,基本上达到亲水纤维范围,其效果与整理工艺、交联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搅拌速度、时间与原糊流动性的关系。试验表明:由于糊料分子组成不同,结构不同,糊料大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剪切应力影响糊体流动性机理也不相同。糊料一般可分为切力变稀型,切力变稠型,中间型三类。本文研究为印花加工中,制糊工序合理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提供理论依据,以保证制糊效果。  相似文献   
6.
日本福井大学工业部清水融教授、堀照夫副教授于3月21日至26日应邀来我院讲学。清水融教授、堀照夫副敦授讲授了:聚酯织物的“浸轧——有机溶剂汽蒸处理法”染色及其机理;电解质对橙Ⅱ染料在纤维素薄膜内部水溶液中和外部水溶液中扩散的影响;染色扩散理  相似文献   
7.
丝胶含量约为茧丝的25%~30%。丝胶在制丝、精练工程中被当作废液排出。为了充分利用丝胶,现介绍按不同溶解度丝胶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XRD,IR等方法研究了6,13-二乙基1,8-二氢(2,3,9,10-二苯并1,4,8,11-四氮杂十四轮烯(TAA)及其镍络合物(Ni-TAA)对Li/SLCl_2电池放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加入TAA和Ni-TAA后,电池放电容量分别提高约10%和15%,电池放电最终产物不变,电池阴极极化减小.并测得含TAA或含Ni-TAA及不含TAA和Ni-TAA的电池的阴极反应电荷传递系数分别为0.107,0.183,0.075,交换电流分别为8.5×10 ̄(-6)A/cm ̄2,6.0×10(-5)A/cm ̄2,3.6×10(-5)A/cm ̄2.  相似文献   
9.
聚酯纤维染色抗静电同浴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采用蛋白质显色反应的吸光度测试和织物上色差值△E测试法,得出同样结果,证明在酸性介质中,用交联剂4145可作为聚酰胺纤维和丝肽蛋白之间的交联剂,从而使锦纶66针织物交联上丝肽蛋白。经选择不同的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整理工艺及交联反应发生的历程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