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依据前人资料总结生物礁储层的沉积特征,利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认为生物礁顶面振幅减弱,底部反射振幅稍有减弱并伴有轻微下凹,即出现廷时效应;两侧具有地层上超的反射特征,礁核内无反射、短轴状反射或杂乱反射.根据地震异常和瞬时相位特征圈定生物礁储层形态和范围,利用顶底时差估算其厚度;利用波阻抗低值异常特征可以进一步验证生物礁储层的存在.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3000km2范围内进行生物礁储层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定了部分钻探目标,同时也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江汉地区海相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历年来采用常规方法对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效果不佳,本文针对海相地层的特点,探讨、改进处理方法。提高野外单炮记录信噪比,制定有效的处理流程,采取振幅补偿、反褶积、迭前去噪、静校正、迭后去噪,速度分析、多项式拟合等手段,提高资料的清晰度和准确度;改进解释方法,采用分层变V0平均梯度法”解释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相地层的复杂陡构造的界面绘制难题,正确地反映了地质特征,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盐间非砂岩储层的物性统计分析、薄互层的模型正演、地震资料的波阻抗反演和构造曲率分析等方法对王场地区的裂缝一孔隙储层的物理特性、裂缝发育特点和分布规律、以及预测中的地震地质资料使用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了适合该区的盐间非砂岩储层的预测方法:用模型正演分析地震、地质资料对储层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编制目的层段波阻抗异常图预测裂缝-孔隙储层发育有利区.通过构造曲率法进一步圈定有效区。该方法为整个潜江凹陷的盐间非砂岩储层的研究和预测提供了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依据钻探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鲕滩储层的沉积特征,利用模型正演方法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在岩性模型正演的地震记录中提取各类属性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孔渗性鲕粒滩,最大振幅异常偏大,地震剖面上、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内中强振幅的“亮点“反射是该区鲕滩储层存在的重要标志。对地震资料进行振幅归一化标定处理后,拾取并计算与储层相对敏感的地震属性,并建立有关厚度—振幅、孔隙度—波阻抗的量板关系。利用鲕滩储层地震反射的强振幅特征圈定其分布范围并估算其厚度,利用鲕滩储层低波阻抗特征预测其孔隙性。应用该方法研究TNB构造区的鲕滩储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川东北区块宣汉东北部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 ,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 ,通过储层地质建模与正演 ,建立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 ;借助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 ,对飞仙关组 (T1f3 -1)鲕滩储层进行了预测。为优选钻探目标,提高勘探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转换波的采集方法,同时获取准确的静校正数据,在江陵凹陷西北部玄武岩发育区布设了一条转换波广角勘探试验测线。在同条测线上分段做了九分量折射波地震采集试验,采用自已研制的横波激发器来激发SV波和SH波,用小药量激发P波,使用单个三分量检波器记录数据,采集到了较好的P波、SV波和SH波初至数据。解释结果说明,在潜水面上有较强烈的P波反射,而横波在潜水面附近没有反射,潜水面上vP/vS的值为2.28;在潜水面下的风化带内, vP/vS的值为6.8;在基底老地层中,vP/vS的值为5.6。在深度为27m的风化带内,静校正量P波为50ms,SH波为220ms,SV波为133ms。  相似文献   
7.
通过演示反射系数与子波的褶积以及二维模型正演。将蚌湖地区潜三段(Eq3)地层的岩性与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的波形建立起联系,然后重点分析Eq3^41砂岩厚度变化与该段地震波波形变化的关系,以达到从地震剖面上分析地震波波形,预测Eq3^41砂体分布的反演目的,提高了盐韵律背景内Eq3^41砂岩层的分辨率,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目标反射层振幅的平面变化、目的层段内相位指数、目标层段的波阻抗指数等地震信息,初步确定溶洞裂缝的可能发育区。分析其地质依据,建立地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地质模型进行二维模型正演,进一步证实预测结果,最终圈定溶洞裂缝发育带,提交井区,经钻探证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