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31篇
机械仪表   7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制备的冷却过程中或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组分间热膨胀系数(CTEs)的差异会产生较大的热残余应力,热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分析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有限元模型和解析模型等理论模型,并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挤压浸渗法 ,制得不同稀土含量的硅酸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铸造显微组织 ,分析了稀土含量对共晶硅组织形态的影响 ;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基体中的稀土相进行了观察 ,探索了稀土相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 ;并对不同稀土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实验 ,结果表明稀土能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以硅酸铝短纤维作增强体,工业纯铝L00,铸造铝合金ZL101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耐磨性。并与以颗粒状Al_2O_3为增强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硅酸铝纤维/ZL101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为ZL101的321倍。在相同摩擦条件下,基体相同的铝基复合材料,以硅酸铝短纤维作增强体较以颗粒Al_2O_3为增强体有着更高的耐磨性。应用摩擦理论推导了磨损方程■与实测吻合。  相似文献   
4.
对同时加入Fe与Cr进行改性的(TiFeCr)N多元膜的高温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这种多元膜在600℃以上的各个温度下的氧化增重均低于TiN膜,加热至600℃层仍保持良好的光亮程度,加热至800℃膜层仍保持完整,没有类似TiN膜的局部脱落现象,说明这种多元膜具有优于TiN的抗高温氧化功能;2)600℃氧化1h后,X射线衍射谱上没有出现类似于TiN场合下出现的氧化铜的谱线,说明这种多元膜能有效地抑制铜基体的氧化,具有优于TiN膜的保护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浸锌–闪镀法和预植法分别对铝合金基体进行前处理,然后再化学镀Ni–Cu–P合金。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电化学测量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两种前处理工艺对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表面形貌、化学组成和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浸锌–闪镀法相比,预植法工艺简单,得到的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两种镀层的Ni含量相近,均为68%,但预植法所得镀层的Cu含量比浸锌–闪镀法增加近7个百分点,P含量则下降6个百分点;预植法所得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3.8μA/cm2,远小于浸锌–闪镀法所得镀层的13.2μA/cm2。预植法处理后得到的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渗铝时钢中铝的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胡平  蒙继龙 《工业加热》2003,32(6):18-20
寻找一种预测Fe-Cr-Al合金电热丝使用寿命的方法。根据Fe-Cr-Al电热合金在高温下的保护机理和元素扩散理论,并求解扩散方程。通过求解扩散方程得出的使用寿命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接近。该方法可用来预测不同尺寸和铝含量Fe-Cr-Al合金电热丝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加热温度对铝合金化学镀Ni-W-P合金组织及相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6061铝合金基体化学镀Ni-W-P合金的组织及相转变行为.结果表明,Ni-W-P镀层为微晶结构,直径为(5-6)nm,200℃加热1h后,镀层仍为微晶,但有所长大,直径约为30nm,300℃,400℃,525℃和600℃加热1h后,镀层析出Ni3P和Ni相,没有其它亚稳相析出;400℃时Ni-W-P镀层硬度达到峰值,大约为940HV0.1。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化学镀镍浸金过程中金层厚度不均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试验发现,面积不同的铜面发生电气互联时容易造成金厚不均的现象,而无电气互联情况时,金厚均匀性比较好.导致金厚不均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势影响,二是双极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
A new nitriding process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ionic bombardment, in which nickel ion was introduced. The micro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treated stainless steel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micro-hardness test and electrochemistry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 of the stainless steel is greatly increased after ionic bombardment under nitrogen and nickel ions immersion. Vickers' hardness as high as Hv1268 is obtained. The bombarded stainless steel is of a little reduction in corrosion resistance, as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tainless steel. However, a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on-nitriding stainless steel,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grea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