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MTT法分析比较了12种黄酮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L,MDA-MB-231)、肝癌细胞(SMCC-7721)、结肠癌细胞(HCT-15)增殖抑制和细胞形态变化.根据12种化合物对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构效关系发现化合物FB4的A环6位羟基化能显著提高黄酮苷元化合物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这些结果为改造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从而增强其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RT-PCR方法从食管癌细胞TE-1中反转出cDNA,PCR扩增得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N结构域(ACE-N)基因片段,构建pPIC9K-ACE-N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ll5,阳性克隆再次电转,并从转化菌株中筛选出多拷贝转化子进行表达.经Ni2+亲和层析柱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的目的蛋白表达量为0.11 g/L,其纯度大于99%.为今后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两个同源结构域的体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肝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延胡索生物碱并测定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30%乙醇为溶媒利用微波法提取延胡索中生物碱类化合物,醇提物经过乙醚、NaOH萃取,大孔树脂、硅胶进一步纯化,同时用化学检识法进行定性鉴别,得到水溶性生物碱、脂溶酚性生物碱和脂溶非酚性生物碱3部分.利用MTT方法研究各部分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延胡索脂溶非酚性生物碱组分肝肿瘤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活性最高,IC50约为35 μg/mL.  相似文献   
4.
杭白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杭白菊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经石油醚、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后,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初步分离,再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单体化合物。单体化合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从杭白菊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 7-O-β-D-glucoside)、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 7-O-β-D-glucoside)、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Diosmetin 7-O-β-D-glucoside)。  相似文献   
5.
6.
建立肿瘤耐药细胞系是研究肿瘤细胞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的基础。采用大剂量间歇诱导法诱导 MCF-7细胞,建立 MCF-7/Adm耐药模型;MTT 法检测耐药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和MCF-7/Adm细胞中阿霉素的积累量;real-time PCR检测MCF-7/Adm细胞中 A BCG2、A BCC1、A B-CB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阿霉素抑制 MCF-7和 MCF-7/Adm 细胞存活的 IC50值分别为0.535μg/mL 和173.275μg/mL ,耐药倍数为324;MCF-7细胞中的阿霉素积累量较MCF-7/Adm明显高;MCF-7/Adm细胞中mR-NA水平 A BCB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A BCG2和 A BCC1基因表达下调。成功获得对阿霉素耐药的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 ,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提供有利工具,并且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筛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Akt1是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生长、迁移、侵袭,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抵抗化疗和放疗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构建pLJM1-Akt1重组质粒,利用慢病毒侵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K562、Bel-7404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Akt1稳定过表达的Bel-7404/Akt1、K562/Akt1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ing分析细胞株中Akt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el-7404/Akt1与K562/Akt1细胞中Akt1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Bel-7404细胞与K562细胞,成功构建过表达Akt1的K562/Akt1、Bel-7404/Akt1稳转细胞株。Akt1过表达细胞株的成功构建为寻找和筛选高效、低毒、强特异性的Akt1抑制剂以及逆转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研究用系统溶剂法对毛冬瓜80%甲醇微波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应用MTT比色法测定毛冬瓜不同溶剂的提取部位对肝癌细胞株SMMC-77 2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21.82 μg/mL和563.64 μg/mL).对于正常肝细胞株L-02,氯仿提取物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建立肿瘤耐药细胞系是研究肿瘤细胞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的基础。采用大剂量间歇诱导法诱导MCF-7细胞,建立MCF-7/Adm耐药模型;MTT法检测耐药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和MCF-7/Adm细胞中阿霉素的积累量;real-time PCR检测MCF-7/Adm细胞中ABCG2、ABCC1、ABCB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阿霉素抑制MCF-7和MCF-7/Adm细胞存活的IC50值分别为0.535μg/mL和173.275μg/mL,耐药倍数为324;MCF-7细胞中的阿霉素积累量较MCF-7/Adm明显高;MCF-7/Adm细胞中mRNA水平ABCB1基因表达明显上调,ABCG2和ABCC1基因表达下调。成功获得对阿霉素耐药的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m,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提供有利工具,并且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筛选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Akt1是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生长、迁移、侵袭,以及抑制细胞凋亡,抵抗化疗和放疗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构建pLJM1-Akt1重组质粒,利用慢病毒侵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至K562、Bel-7404细胞,用嘌呤霉素筛选得到Akt1稳定过表达的Bel-7404/Akt1、K562/Akt1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ing分析细胞株中Akt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el-7404/Akt1与K562/Akt1细胞中Akt1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Bel-7404细胞与K562细胞,成功构建过表达Akt1的K562/Akt1、Bel-7404/Akt1稳转细胞株。Akt1过表达细胞株的成功构建为寻找和筛选高效、低毒、强特异性的Akt1抑制剂以及逆转细胞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