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低渗透砂岩储层低伤害缓速酸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煤层发育、软地层等原因使压裂技术尚未突破.针对宝浪油田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岩屑含量高、孔隙中充填物含量多、孔喉半径小、通道中杂质含量高的地质特点和对酸化技术要求,研究出了一种新型低伤害缓速酸实现深部酸化.该酸液具有对岩石溶蚀能力强、缓速性能好、表面张力低、防乳破乳率高、易返排的特点.在宝浪油田应用中取得好的增产效果,为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针对宝浪油田的实际,在对表面活性剂及溶剂的筛选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防水锁剂具有润湿角46°,岩心模拟试验评价表明,该剂可以使低渗透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达90%以上,并在宝浪油田4口井上进行实践应用,其中3口井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宝浪油田高含水期杆管偏磨研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宝浪油田采油深度的增加和原油含水率的提高,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加剧,造成管杆断脱和管柱漏失。针对抽油杆在三维井眼中的受力弯曲情况,提出了杆管优化方法并开发出配套的防偏磨软件,对延长油井生产周期、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聚醚酰胺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脂肪酸聚醚酰胺降凝剂,利用FTIR、黏度测试、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考察了降凝剂对不同原油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降凝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随碳数的增加,饱和脂肪酸聚醚酰胺降凝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增强。加入0.3%(w)和0.9%(w)的棕榈酸聚醚酰胺降凝剂时,风城原油凝固点分别下降5.5℃和14.5℃,降凝效果优于EVK4降凝剂。随加量的增大,降凝剂对原油的降黏效果增加,加量为0.9%(w)时,风城原油降黏率达99.5%以上。当加量超过0.9%(w)后,降黏效果与原油凝固点降幅并不成正比关系,加入油酸聚醚酰胺降凝剂的原油黏度最低。脂肪酸聚醚酰胺降凝剂对原油流动性的影响不仅与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还与它本身在油中的溶解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及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提出了镶嵌屏蔽保护油气层技术,该技术利用镶嵌屏蔽剂具有弹性可变性和直径大于储层孔隙直径的特点,使镶嵌屏蔽剂颗粒部分镶在孔隙入口处(不进入孔隙),对较宽孔径分布的油层具有很好的暂堵作用,且有利于反排和渗透率恢复。室内评价结果表明,以镶嵌屏蔽剂为主剂研发的镶嵌屏蔽钻井液具有低侵入、单向封堵、防塌性能好、抗污染能力强及润滑性好等特点,满足了钻井过程中快速钻进及保护油气层的要求,现场应用4口井的平均井眼扩大率仅为6.2%,远低于同区块油井的平均井眼扩大率(12.3%)。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法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高碳醇酯-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通过评价清蜡、分散和防蜡性能筛选出表面活性剂AP-4、JFC和CDA,正交试验优选出了表面活性剂比例,在优选出的表面活性剂型清蜡分散体系中加入不同量的三元共聚物制备出了清防蜡剂CPB。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清蜡率可以达到85%,防蜡率为25.38%;通过加入8%三元共聚物于活性剂混合体系后防蜡率大幅提高,复配试剂加量为0.8%时,原油凝固点降低7℃,防蜡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7.
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复合酸酸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焉耆盆地深层系八道湾组低渗透储层特征,提出了储层酸化改造的酸液体系的基本要求,按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实验评价工作,确定了酸液类型和浓度,筛选了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粘土稳定剂和助排剂等酸液添加剂,研究出一种具有缓速、对地层低伤害、增产效果明显的复合酸酸液配方.同时研究出多次冲压施工工艺,现场施工9井次,工艺成功率100%.T3井、T301井酸化后获得工业油气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南油田砂砾岩厚油层特高含水期开发特点及常规酸化处理半径小、重复酸化效果较差的情况,研制出了以有机酸和含氟盐为主要成分的 HS— 12缓速酸酸液体系,并配套了机械细分酸化工艺及暂堵酸化工艺。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酸液体系对河南油田油层岩屑溶蚀率高,缓速性能好,有效作用时间长,可进行地层深部酸化,残酸不会造成二次沉淀伤害,岩心渗透率可提高2倍以上。近三来在河南油田现场应用 34口井,有效成功率达 90%以上。增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