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压水堆核电技术后续发展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压水堆技术在安全性、环境友好性、经济性和运行灵活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基于文献调研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了压水堆技术近期可行的发展方向,这些发展方向包括了先进燃料、不调硼负荷跟踪、优化的能动与非能动安全系统等.在远期发展方面,可以将研究重点从安全系统的优化提升转移到消除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上,并大力提升模块化建造及智能化运维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需开展更多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原创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秦山二期与岭澳核电工程实践,通过从核工程设计院创建工程公司应如何与施工安装相结合的问题出发,说明核岛施工安装技术文件的具体编制要求,简要分析设计院编制核岛施工安装技术文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严重事故后安全壳缝隙内气溶胶的泄漏率,本文建立了毛细管内气体泄漏率特性实验装置.针对8种不同内径的毛细管进行了不同压差下的气体泄漏特性实验,对比分析了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结果,评价了经典哈根-泊肃叶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当毛细管内流态为不可压缩层流时,该公式能够准确地预测气体泄漏率.在大压差的作用下,毛细管内的流态存在从层流到湍流的转变,且平均马赫数也会从增长区过渡到平滑区,呈壅塞特性.在小直径毛细管内马赫数的过渡还能发生在层流区域.此时毛细管内流体的可压缩性影响变得显著,影响了公式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华龙一号从设计上提供了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事故后果的缓解措施,通过降低安注泵关闭扬程、增加快速冷却功能、增加辅助给水系统自动隔离自动调节功能、增加排污系统事故后排放功能等措施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缓解了SGTR事故后果。本文首先分析SGTR事故发生原因,并对华龙一号SGTR事故缓解措施进行分析,并描述事故处理过程,最终验证上述事故缓解措施对防止破损蒸汽发生器满溢的有效性,确保满足华龙一号事故放射性后果验收准则。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被李克强总理誉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核电"走出去"战略亮丽名片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就是我国核电科技工作者践行新时代精神、推进中国智造、实现中国梦的成果之一。"华龙一号(HPR1000)"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在我国三十余年的压水堆核电厂设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在技术上实现减轻放射性后果的场外防护行动是有限的甚至是可以取消的”这一基本目标进行量化评价,本文从简化事故后场外应急的角度,提出了严重事故后“3 km外不需要撤离、5 km外不需要隐蔽及服碘”的设计目标。结合漳州核电厂的厂址条件,推导出了一套用于漳州核电厂的严重事故后放射性后果评价准则。通过对“华龙一号”典型严重事故过程及放射性释放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州核电厂“华龙一号”堆型满足本文提出的放射性后果评价准则,能够实现在严重事故后“3 km外不需要撤离、5 km外不需要隐蔽及服碘”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体系将加速清洁低碳化转型。与传统化石能源的高碳排放不同,核能具有全寿期碳排放量小,能量密度高、能抵御极端恶劣自然条件、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等优点,是我国能源体系转型必不可少的能源形式。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我国能源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核能在发电、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领域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核能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建议,为解决如何“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核电厂事故期间安全壳内放射性气溶胶通过缝隙向环境释放为研究背景,针对内径为397μm、长度为12 cm的毛细管,采用滑移通量模型对毛细管内气溶胶输运与滞留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鹿儿岛大学开展的毛细管流动实验对本文建立的毛细管CFD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FD模型可准确模拟毛细管内压力驱动的一维可压缩绝热流动。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滞止压力下的气溶胶输运与滞留计算,结果显示在本文所考虑的重力沉降、布朗扩散和湍流扩散3种气溶胶沉积机理中,湍流扩散占主导作用;气溶胶穿透系数随滞止压力提高而下降,当滞止压力超过550 kPa后,穿透系数小于0.02。本研究为缝隙内气溶胶输运与滞留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后续将在模型中增加其他沉积机理,并开展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2016)提出必须实际消除可能导致早期放射性释放或大量放射性释放的事件序列,但国内尚缺少实际消除明确的验收准则及论证方法,本文对实际消除安全要求进行研究,提出实际消除相关技术见解、验收准则及核电厂设计上实现实际消除的论证流程和方法,并开展华龙一号设计上实现实际消除的分析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华龙一号通过纵深防御可有效地预防和缓解设计基准事故,充分地考虑了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即使发生设计中考虑的严重事故也可保证安全壳的有效包容,设计上实现了实际消除。  相似文献   
10.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它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和成就铸成了一张张亮眼的名片:在设计上,充分吸收福岛核事故的经验反馈,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设置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满足三代核电厂的用户要求,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是中国技术与装备迈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的新名片;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以创新驱动发展,应用"互联网+"推动"集智创新",推动制造产业升级和供给侧改革,是创新发展的新名片;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代表,是助推我国建设成为核工业强国,支撑国家战略安全,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