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日益频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后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益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社会公益,环境侵害具有间接性、广泛性和延续性特点.我国现行诉讼法对原告资格的限定主要遵循"直接利害关系"理论,不适合环境公益诉讼.应在"直接利害关系"理论基础上,根据环境权理论和公共信托理论,放宽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限制.除直接受害人与具体相对人和检察机关外,还应赋予社会公众、非政府环保组织和后代人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资格.  相似文献   
3.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提高能源效率是其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径之一.要提高能源效率,不仅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需要发挥政府管制的作用,以克服能源效率领域的市场失灵.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我国应对能源价格制度、能源效率标识和能源效率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等能源效率政府管制法律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