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晶体硅太阳电池减反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萍  麻晓园  邹美玲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2):145-147,151
在太阳电池表面形成一层减反射薄膜是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比较可行且降低成本的方法。应用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采用SiH4和NH3气源以制备氮化硅薄膜。研究探索了PECVD生长氮化硅薄膜的基本物化性质以及在沉积过程中反应压强、反应温度、硅烷氨气流量比和微波功率对薄膜性质的影响。通过大量实验,分析了氮化硅薄膜的相对最佳沉积参数,并得出制作减反射膜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2.
利用NaBH4作为还原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稳定剂,还原RhCl3水溶液制备铑纳米颗粒,并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铑纳米颗粒的形貌.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EI/PVA纳米纤维,并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使之交联以提高其耐水性.然后在交联过的PEI/PVA纤维膜上负载铑纳米颗粒;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EI/PVA以及Rh/PEI/PVA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复合技术可以制备PEI/PVA超细纤维负载纳米铑的杂化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多羟基结构的茶多酚作界面改性剂,制备了埃洛石纳米管/天然胶乳复合材料及二氧化硅/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研究了茶多酚对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分别能与埃洛石纳米管和二氧化硅形成氢键,改善了填料与橡胶基体间的界面作用。茶多酚改性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其原因归因于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三分量井中磁测是以研究岩体、矿体的磁性特征为物理基础,不同磁性的岩、矿体将产生不同形态和强度的磁异常,在井中测定这些磁异常,并通过推断解释,解决地质勘探和找矿等问题。本文主要论述JCX-3型三分量井中磁力仪的磁测资料的处理方法,即根据原始磁测资料中计算出各磁异常的分量值;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功能实现,能快速处理数据,绘制图形。整个系统性能稳定,用途广泛,操作方面快捷智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依据地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采用通过情境、案例等要素外加互动、讨论等一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互相促进、融合,促进整个课程体系的完善,并提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建设基于情境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课程研究内容。教师需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情境及案例教学的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纺丝前驱体,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电纺纤维,再经煅烧处理后得到外径150 nm左右的二氧化硅纳米管。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电纺纤维和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貌,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仪(XRD)证明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成。结果显示:当纺丝参数分别为电压10 kV、流速1.5mL/h、接收距离14cm,原料配方为:聚乙烯吡咯烷酮1.5g、无水乙醇16mL、正硅酸乙酯3.2mL时,获得的电纺纤维和二氧化硅纳米管均具有良好的形貌。  相似文献   
7.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了聚乙烯醇(PVA)/聚乙烯亚胺(PEI)超细纤维膜,使用戊二醛蒸汽交联使其具有水稳定性,进而将交联后的PEI/PVA超细纤维膜浸入PdCl2溶液中至吸附平衡,以硼氢化钠(NaBH4)为还原剂,于超细纤维膜表面原位合成Pd纳米粒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等技术表征了PVA/PEI超细纤维,交联后的PEI/PVA超细纤维膜及负载有Pd纳米粒子的PEI/PVA超细纤维膜.研究表明:交联后的PVA/PEI超细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水相稳定性,Pd纳米粒子在PVA/PEI超细纤维膜表面均匀分布,负载有Pd纳米粒子的PEI/PVA超细纤维膜对Cr(Ⅵ)的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下教学体系目标要求,分析该背景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以教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突出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特色。只有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使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实现工程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模式以及配合实战式校企合作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独立式地震信号探测接收仪实现了无电缆连接、无人值守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工作模式,将三分量地震波数据采集一体化设计的理念更加简化野外工作,并在相同工作状态下可同时获取三个分量的地震信号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以水为溶剂,茶多酚(TP)还原AgNO3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镜(TEM)研究了TP的还原性以及纳米Ag颗粒的形貌。为了制备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的银纳米颗粒,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纳米纤维负载的银纳米颗粒,并通过琼脂平皿扩散法研究了银纳米颗粒/PAN纳米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水相合成的银纳米颗粒相比,负载于PAN纳米纤维上的银纳米颗粒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且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