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薄片鉴定以及酸敏实验等测试分析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东部长82油层组储层酸敏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黏土质和钙质胶结严重,非均质性强,主要的酸敏矿物为绿泥石和方解石/铁方解石,储层酸敏性主要以改善型—弱酸敏型为主;酸敏实验中,部分原始大孔隙样品出现减孔现象,主要是部分绿泥石包膜及针叶状晶体溶蚀、崩落所致,实验中Fe(OH)3沉淀及凝胶体在短时间内对储层酸敏性影响有限,方解石/铁方解石的溶解能有效补偿Fe(OH)3沉淀及凝胶体对储层的影响;在碳酸盐胶结物富集区,CaF2沉淀是储层物性变差的直接因素,总体呈现出盐酸对储层的改善程度要好于土酸;酸敏矿物较发育于水下分支河道微相,并呈现出近物源区绿泥石胶结物含量较高、远物源区方解石/铁方解石胶结物含量较高的分布特征;酸敏矿物的含量、类型、分布受沉积物源、沉积微相以及成岩作用等控制,特别是有机质热解-脱羧作用在成岩过程中与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相伴生,对酸敏矿物的形成、类型及赋存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浮选(包括浮选理论、浮选工艺)、浸出(包括常规浸出、助浸方法、浸出理论)和浮选-浸出联合工艺3个方面介绍了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加强浸出方面的研究是今后氧化铜矿石选矿技术发展的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浮选泡沫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浮选泡沫图像处理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在泡沫浮选中的作用及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浮选泡沫图像的各种处理技术的研究概况.并根据研究现状预测了浮选泡沫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关于稠油改性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采用物理方法使粘稠的燃料油变成一种在常温下具有良好流动性的流体的技术,从而可望在没有蒸汽伴热和炉前加热的条件下的远距离输送和工业燃用。另外,文中还介绍了这一技术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规模试验中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慧  韩继勇  乔光辉  郑锡 《辽宁化工》2013,42(3):283-284,286
姬塬油田长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采用超前注水技术。针对长6油藏采收率下降的现状,研究分析了超前注水的时机、地层压力、井底流压、注水强度和采液速度5个方面,确定了合理的超前注水参数。研究认为地层压力低、井底流压不足和采液速度低于合理值是造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形成机理复杂,对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认识油气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 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对姬塬地区长 6 油层组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压汞系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 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引入了压汞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孔隙度、最大进汞饱和度、中值半径、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共 5 个因素。 对研究区长 6 油层组的 136 块岩石样品进行了压汞实验,根据压汞系数及压汞曲线特征,将储层划分为优质、好、中等和差共 4 种类型。 实验结果表明,压汞系数越大,相应层段的试油产量越高,说明利用压汞系数评价低渗透储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 6 油层组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有沉积作用、次生溶蚀作用及异常高压作用;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和异常高压带,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7.
新疆某铅锌浮选尾矿锌含量低,细粒级矿物中锌分布率高,属于低品位难选氧化锌矿。试验针对该尾矿中氧化锌矿的回收利用开展了大量探索试验,确定了先浮选、浮选粗精矿重选、重选中矿和尾矿酸浸的试验方案,其中浮选重选联合闭路试验可得到含锌35.98%、含SiO_2 13.17%、锌回收率26.73%的锌精矿,该锌精矿可并入硫化锌精矿直接销售;重选中矿和尾矿进行酸浸试验,浸出率大于80%。浮选—重选+酸浸工艺锌总回收率达到65%以上,实现了尾矿中锌资源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多含油层系叠合油藏开发时,水平井立体井网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油藏储量,提高开发效果。针对姬塬油田长6油藏储层砂体变化快且含油层系多而复杂的特征,本文应用多油层开发主力层优选技术、储层产能评价技术选择油藏中的优势油砂体,对各油层段进行产能分析,确定纵向上多套含油层系间的产能差异,进行目的层优选,优化水平井参数,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对纵向上存在的多套有利目的层提出水平井立体井网开发思路,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有效途径,可大幅度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三叠系长8油藏是姬塬油田开发的主力油藏,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长庆油田近年来快速高效建产的典范。该区长8沉积砂体平面上主要受物源控制,呈北东至南西、西北至东南条带状展布,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临近长7生油凹陷,砂体规模大且连片性好、上覆良好盖层,成藏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0.
郑锡开 《机电信息》2010,(18):268-269
为保持锅炉汽水行程中各点的温度、湿度及水汽各区段的位置在一规定的范围内,这就要求水煤比、风燃比及减温水等的调节品质要高,分别就过热汽温及再热汽温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