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要对玻基橄辉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及其所含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描述,并根据这些岩石的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含量讨论了它们的成因,根据二辉地质温度计和辉石地质温度计估算了它们的形成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马山永州出露的这些基性-起基性小岩体多数为玻基橄辉岩,少数为碱性橄榄玄武岩,两者均属碱性玄武岩浆分异的产物。它们所含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Ⅰ型超镁铁质岩包体),为亏损地幔岩碎块,系上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碱性玄武岩浆后残留的地幔碎块被岩浆携带上来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平衡温度为1015~1114℃,压力为1.86~1.99GPa。形成深度为60~70km。玻基橄辉岩与碱性橄榄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为28~51Ma。  相似文献   
2.
应袁奎荣院长的邀请,日本名古屋大学诹访兼位教授于8月27日至9月5日在我院讲学。我院以及外单位100余人参加听课。讲授内容包括:日本及塞舌尔群岛的岗花岩;日本的火山岩;日本列岛变质带;碳酸盐岩研究的新进展;斜长石双晶研究;斜长岩的成因等问  相似文献   
3.
右江裂谷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相古地理、沉积建造、基性超基性岩分布、重力和卫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右江地区为一裂谷地带。自古生代以来,该带经历了“拉开”与“合扰”几次手风琴式的水平运动,从而造就了该区一系列独特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深源包体的矿物成份和岩石特征,认为,镁橄榄石与古铜辉石中含有次生熔融包裹体。碱性橄榄玄武岩中的镁橄榄石大多数为地幔岩残晶,属含铝较高的碱性橄榄玄武岩,具有高硅、高镁、高铝、高碱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局部熔融成玄武岩浆的条件是高温减压。有的系原始地幔岩,有的系地幔岩熔出玄武岩后的难熔残留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龙胜蛇绿岩的地质特点、产出构造环境的分析,认为该地区蛇绿岩仅具有蛇绿岩带的特征,并且产生于岛弧,系雪峰期的产物,是由所在位置的岩浆作用热侵位所生成的。  相似文献   
6.
遥感影象特征表明,右江断裂带是一条控制了两侧构造发育的深大断裂带。该带的活动期长,应力状态变化大,故在不同的时期,在构造的不同部位,表现出不同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7.
扬子地块的右江、攀西等七个裂谷几乎同时经历了基性火山的大量喷发而进入裂谷发展的全盛期,随后裂谷消亡合拢。均发育着巨厚碳酸盐岩。以大断裂围限,扬子地块边缘镶嵌着众多地体。海西-印支期,它们随着扬子地块从南半球向北漂移,拼贴在欧亚大陆与扬子地块的边缘。这些地体有的与扬子地块为“同源”,有的为“异源”。经过晚古生代以来漫长的大地构造演化,在特提斯构造域中,形成了世界上最复杂、最宏伟的古大陆边缘地体镶嵌体系。裂谷与地体是扬子地块在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先后不同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9.
显微金及含金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龙水金矿床严格受地层、深断裂、岩浆活动等多种因素控制,成矿物质具多源特征,属中温、中深成、且有深源岩浆热液迭加的迭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右江裂谷带早三叠世玄武岩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