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7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CIBR在曝气3 h、搅拌2 h、静沉1 h的周期循环条件下的脱氮效果,考察了氮的时间形态转化和空间浓度分布,以及整个周期内DO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反应器的CODCr、NH3-N及TN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3.64 mg/L、4.21 mg/L和12.73 mg/L,稳定地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D0与pH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微生物适应阶段、COD降解阶段和硝化反应阶段,而区别仅在于pH比DO稍稍滞后.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形势下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种种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在保障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方面采取了大量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中南地区城市污水浓度偏低现状,进行城市污水生物生态处理工艺研究。其中生物单元采用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CIBR)技术,生态单元可因地制宜采用波形潜流人工湿地技术或湖滨净化带技术。根据原水水质与生态单元处理效能季节性变化特点,通过调整CIBR生物单元运行工况,合理分配各单元处理负荷,实现城市污水高效低耗、稳定运行。在全年平均理能耗为0.362kWh/m~3条件下,出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相比于A~2/O工艺与Bardenpho工艺,分别节能能耗37.59%和57.84%。通过能效分析表明,生物生态处理工艺节能原理是建立在生物单元变工况节能运行与生态单元低耗脱氮除磷共同作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将絮凝体分形技术应用到化学强化方法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研究。实验采用受到有机物污染的东湖水作为原水,结果表明,分形维数是评价水处理工艺中絮凝程度的灵敏指标,对实际应用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生化处理工艺耐磷冲击负荷有限,TP出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在前期CIBR同步脱氮除磷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向CIBR反应器中投加少量单一的无机絮凝剂,进行物化辅助CIBR脱氮除磷试验研究,考察物化辅助CIBR工艺对提高出水TP稳定性及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20 mg/L时,物化辅助CIBR工艺可以提高出水TP稳定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N去除率;物化辅助CIBR工艺在投药量为20 mg/L,以工况(3 h曝气-2 h搅拌-1 h静沉)运行时,效果最好,反应器的TP,TN,COD及NH3-N的出水平均值分别为0.48 mg/L,9.07 mg/L,30.64 mg/L和3.08 mg/L,可以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CIBR/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武汉市城市污水的水质特点,采用一体式生物反应器(CIBR)与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表明,通过调整CIBR的运行工况来合理分配处理负荷,能有效降低季节性水质变化与湿地单元处理能力变化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当组合工艺的直接处理电耗平均值为0.19(kW·h)/m^3时,出水COD、NH3-N、TN及TP平均值分别为15.68、3.25、8.69和0.50mg/L,总体上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组合工艺的总能耗为0.22(kw·h)/m^3,相比于A^2/O及Bardenpho工艺,其处理能耗分别降低了20.77%和40.12%,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连续流一体化生物反应器(CIBR)耦合旁路化学除磷单元处理生活污水,研究其生物化学协同除磷特性,探究旁路单元化学药剂对CIBR性能与功能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CIBR对污水COD、NH4+-N、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5%、85.8%、75.0%、70.4%,但出水TP远高于国家一级A标准(0.5 mg/L)。CIBR耦合旁路除磷技术(PAC=40 mg/L)的试验表明,其出水TP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当投加9×10-4 mol/L的Al3+时,对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主要体现在对氨氧化细菌(AOB)和异养菌活性的影响,但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属水平,投加PAC有利于兼性菌等增殖,但不利于反硝化菌、AOB等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对活性炭(PAC)进行改性,以提高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CPC-PAC-1 mm/5 h为电极材料,以m(CB):m(PVDF):m(CPC-PAC)=15:5:80制备的改性活性炭电极(CB/PVDF/CPC-PAC-15/5/80电极)的比电容为123.8 F/g,较未改性PAC电极的比电容(46 F/g)提升了169%。对100μg/L砷溶液的吸附结果表明,相比未改性PAC电极,CB/PVDF/CPC-PAC-15/5/80电极对砷离子的吸附量提升了29%,出水砷仅为7μg/L。  相似文献   
9.
通过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改性壳聚糖(CS)制备壳聚糖季铵盐(CS-CTA),并将其应用在混凝-微滤工艺中来研究其对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S-CTA投加量为4 mg/L时,出水水质最好,此时UV254去除率为81.8%,浊度去除率为99%以上;在CS-CTA投加量为3 mg/L时,混凝出水引起的不可逆膜阻力最小,膜通量最高;与PAC相比,CS-CTA作为混凝剂能更有效地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填料优化级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粗砂、粉煤灰、细煤渣、活性炭和空心砖粉块作为介质,再按适当的比例配成填料处理柱,进行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研究。经过两阶段的试验研究表明:粉煤灰和细煤渣配合使用去除COD的效果最好,达到了70%。粉煤灰和空心砖粉块配合使用去除NH3-N和TP的综合效果最好,分别达到了89%和81%。同时,发现活性炭在处理效果上无明显优势,并不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