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毛泽东时期主要解决中国的国家主权、争取合理的国际地位问题;邓小平时期主要解决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问题;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和谐世界主张,则是表明已经崛起的中国对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重返亚太战略"是美国在冷战后全球战略重心的最重大的改变,矛头直指中、俄,然而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乃至于民族、宗教、文化等诸多因素,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美国实施其战略形成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着结局。  相似文献   
4.
军国主义是产生于日本的一种极端主义的国家基本方略,其根本特征是主张穷兵黩武、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军国主义的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有效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结合日本军国主义产生前后的历史,分析得出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为日本武士道,产生的现实基础为日本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产生的社会历史萌芽是日本在1853年前后被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在上述要素下,日本的明治维新为其军国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进而使得甲午战争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关键节点。日本的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防止其沉滓泛起,应把握两点:一是在综合国力竞争中须保持对日本的优势地位,二是对于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应迎头痛击。只有彻底消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生存基础,才能帮助日本民族返回真实的现实世界,进而开创亚太地区的和平局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