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利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谈大禹治水     
<正>1有关大禹治水的两种观点大禹治水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大禹治水的真实性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首先"由于鲧禹治水年代久远,现有传说都是春秋战国时人所追记,有不少矛盾歧异之处。加之传说中由于对禹的崇拜,有夸大、附会入许多神话性的内容,而且至今地下考古尚未取得实证。故它的真实性在近世以来受到了很大的怀疑。甚至对于鲧、禹这两位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治伏水患的民族英雄,也有为鱼、为虫、为神、为生  相似文献   
2.
杨汝楫主持再修了中国最早的渠系引灌工程——期思陂,并著有《水利图说》,"使贫弱俱沾水利"的治水思想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江淮间的邗沟、商鲁间的菏水与中原腹地的鸿沟水系是春秋战国时期东亚大陆著名的水运工程,这三条运河不仅各自具有其行经路线、航运及灌溉功能,而且它们三者还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运系统,沟通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水运交通,邗沟、菏水与鸿沟的联通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运河开始进入到有完整体系的时代,其价值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是以河南为主体,包括河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西北部、陕西省东部等,这个区域正是中国的腹心地带。它的功能定位是以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安全为前提,统筹城乡,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中原经济区不仅直接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有利,而且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根本的困难,所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目前学术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人的居地,并非夏后代之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夏之居就是夏后代之居.本文认为,从<逸周书·度邑篇>的文法和考古资料视之,<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都应该指夏人之居,而非周人的自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