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用杆系-层模型对框架结构进行时程分析时,其凝聚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便于程序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钢管-钢骨高强度混凝土轴压组合长柱轴压试验,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钢管-钢骨高强度混凝土组合长柱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有限元计算出来的荷载-轴向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系数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所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分析结果是可靠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对若干影响组合长柱受力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组合长柱截面含骨率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对方钢管-高强度混凝土组合长柱的荷载-轴向应变曲线、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系数有重要影响;随着方钢管厚宽比的增大,方钢管-高强度混凝土组合长柱的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均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王宁  雷劲松  韩志型 《有色金属》2008,60(1):96-100
基于岩体破裂过程中的岩体声发射事件率和能率等测试参数,研究评价地下采场岩体稳定性的声发射相对强弱量化指标,以更有效地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岩体声发射相对强弱指标可消除声发射测试参数受工程布置和地质构造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事件率及其变化率和相对强弱指标,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采场围岩的稳定性.利用声发射相对强弱指标评价岩体稳定性,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受动荷载作用的框架结构产生较大振幅的原因,介绍通过合理结构设计,消除鞭梢效应,共振等有关振动的结构因素,达到减振目的,并提出了加固施工注意事项,施工方便,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5.
以一实际基础工程为例,通过计算,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实践证明,在施工中采取严格措施、科学管理,从而达到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中贯穿性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各国节点设计的不同思想,按照柱贯通式节点和梁贯通式节点进行分类,介绍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的一些研究和使用较多的节点的构造形式、受力特征和优缺点,并提出了简洁合理的梁腹板贯通式新型节点形式,以完善钢梁混凝土柱钢梁结构体系的节点设计。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美国的Northridge地震和日本的阪神地震中,大量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发生严重的脆性破坏,显示出节点构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节点的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得到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构造经过改进的节点,其强度和刚度较好,能够满足我国抗震规范的要求;塑性转动能力较好,可以满足抗弯钢框架连接塑性转动能力的要求;加载到极限状态时,节点域变形很小,满足强节点弱杆件的抗震设计原则;且构造简单,易于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8.
KK型焊接钢管节点是空间相贯节点的一种加强型节点,适用于在同一根主管上同时焊接多根支管的工况.由于多根杆件汇集一点,使得节点受力复杂,易于应力集中,发生脆断.利用ANSYS对KK型节点与焊接空心球节点进行力学和变形性能对比分析表明:焊接钢管节点应力集中程度不明显,极限承载力较高;且极限荷载时,节点变形很小;较焊接空心球节点构造简单,且用钢量也有较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绵阳城区各类建筑结构在汶川地震中的震害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绵阳市城区内的各类建筑工程在汶川地震后的震害调研、地震现场考察,收集了大量建筑结构震害资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单层厂房、底框砖混等结构的震害特征进行了归纳,并简略分析了本次震害中所见到的特殊现象。本文所总结的建筑工程震害特征对建筑结构抗震防震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5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试验,选取了合理的本构关系,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进行了静力加载,并对比分析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长细比、取代率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构件的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提高而降低,随着取代率的提高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