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离到一株对多种植物具有生理活性的放线菌,为确定其准确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多相分类学研究。形态特征表明孢子丝螺旋状,孢子球形(单颗)或椭圆形,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均与丁香暗黄链霉菌相似,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放线菌为丁香暗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lilacinofulvus)。可以预见该放线菌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在农作物的栽培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喀斯特生态系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植物根际土的养分和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和根际效应,选择 6种优势植物(灌木林阶段和原生林阶段各 3种植物)研究其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有机碳(SOC)、全氮(TN)、有效氮(AN)、全磷(TP)和有效磷(AP)及两种胞外酶(β-葡聚糖酶(βG)和 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的雨季/旱季差异和关系。研究发现:(1)雨季/旱季,灌木阶段和原生林阶段植物根际土的AN和 AP均出现根际效应,但是 SOC和 TP未出现显著的根际效应;红背山麻杆、小蜡、深紫木蓝和檵木的根际土 TN出现明显的根际效应;(2)除了紫弹树的 βG酶活性和檵木的 NAG酶活性在雨季没有出现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之间的显著差异之外,其余树种的两种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差异;且灌木阶段和原生林阶段 6种植物的 βG酶和 NAG酶活性基本上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3)灌木阶段和原生林阶段植物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 AN和 AP含量以及 βG酶和 NAG酶活性在雨季大于旱季,但是 SOC、TN和 TP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4)除了土壤 SOC和 AP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之外,养分与养分、酶活性之间关系的其余指标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氮磷有效性含量和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根际效应,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养分总量是氮磷有效性含量变化的基础,而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对植物根际区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根际效应的管理应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休闲期稻作梯田的土壤水分、 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对提高梯田土壤有机碳的固持水平状况的影响, 在广西龙脊梯田景区内采集休闲期19 个稻田土壤样品, 测定土壤养分和酶活性, 结果表明: 龙脊稻作梯田土壤水分、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和速效磷的平均值分别为40. 58%、4. 76、18. 82 g/ kg. 97 g/ kg、1. 97.g/ kg、97.51 mg/ kg、0. 32 g/ kg 和68. 61 mg/ kg, 土壤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平均值分别为5. 01 mg/ (g·24 h)、4. 02 mg/ (g·24 h)和9. 75 mg/ (g·2 h); 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3 个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归一化的土壤养分和归一化的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 在休闲期提高土壤水分有利于龙脊稻作梯田土壤总有机碳的固持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岩溶区与非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养分及特征元素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岩溶区与非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及其与养分之间的关系异同,有利于揭示岩溶区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机制。以广西桂林毛村岩溶试验场为采样点,采集岩溶区、混合区和非岩溶区典型水稻田、柑橘园和玉米地的表层土壤,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养分和特征元素含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岩溶区土壤有机碳、全氮、pH和交换性Ca2+均显著高于非岩溶区。岩溶区水稻田中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显著低于非岩溶区,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Mg2+却显著较高。但是,这4个指标在柑橘园和玉米地中无显著差异。统计结果显示,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极其显著正相关(p<0.01);就水稻田土壤而言,土壤有机碳与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Ca2+分别呈极其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较高pH、全氮和交换性Ca2+含量是维持岩溶区较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而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稻田土壤有机碳积累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南宁市横县镇龙林场的4 种林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过熟林)马尾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土壤不同深度(0~10、10~20 和20~30 cm)的酶(β-葡萄糖苷酶(βG)、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土壤有机碳(SOC)、全N(TN)、全P(TP)和有效P(AP)含量。研究结果显示: (1)马尾松人工林4 种龄林的土壤SOC、TN 和AP 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在同一土壤层时,TN 含量随着林龄的增长逐渐降低,TP 含量在幼龄林时最低、中龄林时最高,AP 含量在幼龄林最高。(2)土壤βG、NAG、ALP 和ACP 酶活性在中龄林最高、在成熟林最低, 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土壤酶活性C∶N 值均低于全球平均值(1. 41), 酶活性C∶P 值和酶活性N∶P 值均高于全球平均值(0. 62 和0. 44)。(4)RDA 结果显示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值的变化主要受到TP 和TN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受到P 养分的限制, 在幼龄林和中龄林的受限制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湿地土壤古菌、 细菌, 以及二者之间的共存机制, 以会仙岩溶湿地中湖泊湿地、 稻田和稻田撂荒地为研究样地, 基于16S rRNA 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 构建了古菌群落、 细菌群落和古菌细菌之间群落的共现网络。结果表明: 湖泊湿地土壤古菌的多样性显著高于稻田和稻田撂荒地; 稻田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显著高于湖泊湿地和稻田撂荒地; 在门水平上, 湖泊湿地、 稻田和稻田撂荒地的优势古菌均为Thaumarchaeota(奇古菌门)、 Bathyarchaeota(深古菌门)和Euryarchaeota(广古菌门), 优势细菌均为Chloroflexi(绿弯菌门)、 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和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共现网络分析表明, 古菌、 细菌和古菌细菌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均多于负相互作用; 古菌共现网络中起着关键连接作用的微生物为Bathyarchaeota(OTU9、 OTU38、 OTU85、 OTU1093、 OTU155 和OTU231)和Nitrososphaeraceae(亚硝化球菌科)(OTU2); 细菌共现网络中起着关键连接作用的微生物为Pyrinomonadaceae RB41 (OTU21)、 Acidobacteria subgroup 6(酸杆菌纲)(OTU48)和Rokubacteria(棒状杆菌门)(OTU44); 古菌细菌共现网络起着关键连接作用的微生物为Bathyarchaeota( OTU9、 OTU38 和OTU85)、 Nitrososphaeraceae ( OTU2)、 Anaerolineaceae ( 厌氧绳菌科)(OTU39)、 Holophagae Subgroup 7(全噬菌纲)(OTU14)和Pyrinomonadaceae RB41 (OTU21)。Mantel 分析表明, 影响古菌细菌共现网络关键类群的环境因子是pH、 C/ N 和可溶性有机碳(DOC)。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微生物类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湿地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