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蔺草是一种极佳的天然、绿色又舒适的植物纤维材料。长度是蔺草纤维加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指标。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组实用的蔺草纤维长度指标,并用分组法对蔺草纤维的长度、长度分布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将实验室制备的两种烧结型的Li1.3Al0.3Ti1.7(PO4)3盐与PEO/LiClO4复合,制得了PEO-LiClO4-Li1.3Al0.3Ti1.7(PO4)3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测量了298~373K温度范围内的阻抗,得出这种体系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在室温最高值为1.387×10-5S/cm,在373K时可达到1.378×10-3S/cm.  相似文献   
3.
CI(G)S薄膜太阳电池是目前国际光伏界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研究了采用直流磁控顺序溅射制备的Cu-In-(Ga)预制层的材料特性.制备时的工作压强、溅射顺序以及预制层的组分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预制层的结构特性,从而影响到硒化成膜后的薄膜质量.为了改善预制层的特性,对预制层样片进行了预热处理.实验表明合适工作压强条件下采用多层结构制备并经过热处理以后所得的预制层样片,表面形貌和合金状况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全固态可充锂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受到负极锂金属表面形成的枝晶影响。研究了一种能够有效抑制金属锂电极表面枝晶形成的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处理隔膜表面,在表面接枝上磺酸基,可以有效地稳定金属锂/隔膜界面,抑制枝晶形成,有效提高锂金属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基于局域微电池模型提出了这种枝晶形成被有效抑制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混合原油的密度、粘度、比热容三个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设计人员的工艺计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温固相法合成的高压LiCoPO4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杂质碳和Co2P的存在使LiCoPO4电极的放电容量降低,纯橄榄石相无杂质的LiCoPO4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达到135 mAh/g.循环伏安测试结果显示,碳杂质的存在可能改变了锂脱嵌的机理.碳含量比较低时存在2个氧化峰,而碳含量比较高时只有1个氧化峰.阻抗测试结果显示,界面电容为16.9 μF/cm2,表观固相质子扩散系数是(2.0~3.4)× 10-9 m2/s.  相似文献   
7.
鞠兰  李志虎  鞠华  徐艳辉 《功能材料》2012,43(12):1640-1642
采用等离子体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隔膜表面接枝锂磺酸根(SO3Li)基团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基团.将隔膜与金属锂组装成对称电池采用恒流长时间放电、恒流充放电循环以及交流阻抗方法研究接枝的表面官能团对金属锂电极上锂沉积/溶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表面接枝MMA和SO3Li官能团可有效促进锂的沉积/溶解动力学,降低界面电阻,抑制金属锂在反复溶解/沉积循环中枝晶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资本运营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经营条件下的新课题。唐山三友集团自成立起 ,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先归还银行高利率贷款、再置换低利率贷款的办法 ,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通过清理陈欠款 ,盘活了存量资产 ;通过与国内优势企业合作组建新企业 ,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吸收国内外资本 ,加速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几种常用的拟合离心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指数回归分析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在性能曲线拟合中的应用,分析了利用Logest函数来拟合的指数回归分析方法的步骤和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使用VB编程来拟合离心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的方法;对曲线拟合中的系数进行了求解和误差分析比较,证明2种拟合方法的计算精度均较高,而按照最小二乘法原理用VB编程拟合离心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的计算精度比指数回归分析方法的精度高得多。  相似文献   
10.
铅蓄电池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关于正负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还是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中间产物是否是可溶的。基于此,主要存在两种机理:溶解-沉积机理与固相反应机理。本文从基本电化学过程出发,从电化学科学角度分析电化学反应机理,基于文献现场研究的结果分析每种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