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8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保障性住房是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的重要手段。合肥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呈现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本文从被保障人群的基本需求和居住感受出发,通过典型小区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合肥市保障性住房居民群体特征、居住需求及目前居住满意度情况,评价合肥市保障性住房现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总结问题并提出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2.
3.
基于水环境系统的多种不确定性共存的特征,利用盲数理论评价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水环境承载力,促进该地区水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盲数理论将指标参数设置为盲数,对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997-2005年,鞍山、抚顺水环境承载力属于临界安全,本溪水环境承载力属于较安全。通过与确定性参数情形下进行对比分析,水环境承载力盲数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健康城市规划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中国健康城市规划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设想。通过文献研究,解读了健康城市的概念及国内健康城市的发展状况;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健康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提出了中国健康城市规划的未来设想,探讨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健康文化、健康服务和健康环境的发展路径和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绿地合理供给是城市生态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以合肥市区为例,提出改进的Ga2SFCA探究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特征及其成因,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解析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改进的Ga2SFCA模型计算的可达性结果在强度和空间分布上较传统模型更加贴合实际;2)公园绿地总体可达性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向四周递减;3)各类型公园绿地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分布优于街头游园和社区公园;4)自然特征、区位特征、社会经济和建成环境四方面因素的不同导致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差异显著,各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商业区位>中心区位>交通可达>生活便利>居住人口。  相似文献   
6.
住区室外环境作为城市居民主要的户外活动场所,其热舒适性十分重要.绿化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乔木种植设计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热舒适度.以合肥市某典型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实测与ENVI-met模拟,探究乔木种植设计对夏季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并针对种植密度、树种和排列布局方式设置不同情景方案,通过分析模...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安庆市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用地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地质灾害、农田保护、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4类要素作为生态保护的"源",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安庆市规划区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临界安全区及安全区4个级别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动力因子,进行可建设用地经济敏感性评价,最终确定安庆市规划区禁止建设区、严格限建区、限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优先建设区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基于分区结果叠加城镇已建区,对研究区禁建边界、挖潜边界、扩展边界、整理边界及限制边界等进行界定并提出相应管控策略,从而为安庆市建设用地合理布局与区别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寻求特色化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面临的新形势,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从特色凝练、课程优化、就业导向3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以期实现发展创新力、提升竞争力及扩大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演进韧性理论,建构 2012 ~ 2020 年淮河流域行蓄洪区阜南县乡村韧性评价体系,开展乡村韧性测度及空间分布可视化分析,阐述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阜南县乡村韧性平均值为 0.410,处于较高水平,空间呈现“外高内低,不均衡布局”的分布特征。②阜南县乡村韧性空间分异明显,蒙洼蓄洪区乡村适应能力较低,抵御能力较强。③对阜南县乡村适应能力解释力较大的因素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脱贫人口占比以及平均中小学人数占比,对乡村抵御能力解释力较大的因素为规划聚焦度和政府投资力量。④从影响机制来看,公共资源和经济发展是阜南县乡村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是乡村韧性的内在影响因素;社会关注度、规划聚焦度、政府投资力量是乡村韧性的外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辨析城市生态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城镇空间发展指引,对于城市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水文化型城市黄山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历史文化保护4个层面的生态用地,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并基于多因子综合评价,将生态用地划分为极重要、较重要、一般重要3个级别。以底线型生态用地为源,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获得黄山市高、中、低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除去"源"与低安全格局的生态用地,城市可建设用地为355 km~2,满足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模需求。最后,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提出黄山市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