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68篇
机械仪表   70篇
建筑科学   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Al2O3P/Ni复合刷镀层的组织和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研究了镍基纳米Al2O3复合电刷镀层(n-Al2O3^p/Ni)的组织特征及擦磨损特性,并与快镍刷镀(Ni)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l2O3^p/Ni复合刷镀层表面粗糙度更小,组织更致密,镀层摩擦系数随镀液中纳米粒子含量增加稍有增大;n-Al2O3在复合刷镀层中弥散分布,与基相良好结合;复合镀的耐磨性能明显优于Ni刷镀层,镀液中n-Al2O3含量为20g/L时,复合刷镀层具有最佳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
含纳米铜的减摩修复添加剂摩擦学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在不同条件,不同接触形式下考察了含钠米铜的减摩自修复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对不同油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剂NFR2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用于液体石蜡,16号坦克油和15W/30油中,磨斑直径分别降低了42%,56%和19%,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50%,49%和33%。其修复性能试验后,出现了负增重现象,而添加剂NFR1具有良好的高温抗磨减摩性能,用于16号坦克油中,磨损降低了56%,摩擦系数降低了27%,其热管氧化情况与16号坦克油空白试验相似。XPS,SEM等表面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表面生成含Mo,S,P和O等元素的摩擦化学反应膜,其中Mo主要以+6价形式存在,元素S主要以-2价和+6价形式存在,元素P主要以+5价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塑性加工摩擦学特点和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的分析,作者指出:以“摩擦学设计”思想为指导,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充分运用和借鉴现有摩擦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践经验,宏观决策塑性加工摩擦学设讲原则;慎重、分步,但直接地应用于塑性加工实践,是未来塑性加工摩擦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电镀时产生的残余应用,亦称为电应力,是指在基体金属上逐层电沉积上去的镀层部分的残余应力。刷镀镀县同样也会产生残余应力,它对刷镀层性能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当有大的拉伸应力存在时,就会产生镀层开裂和剥离。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机器设备正朝着高速.重载和高精度方向发展.而润滑油品的质量是决定机器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改进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并开发其复配技术.则是提高油品质量的关键,本文就一些常见的极压抗磨剂的性能.与其他添加剂之间的复配效应以及在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状态下.与摩擦表面形成的化学保护膜的形,价态,结构等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提出系统地研究添加剂间的复配效应以及与不同摩擦副材料、改性层、涂层间的协同效应,是今后应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装备维修技术的发展及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未来维修技术发展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装备维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是装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装备修复关键技术,装备维修保障综合化信息化关键技术,装备延寿与再制造技术,装备维修技术创新性研究以及装备现场抢修技术。指出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纳米固体润滑干膜技术、纳米减摩与原位动态自修复技术等先进而实用的表面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对实现装备维修的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塑性加工摩擦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塑性加工摩擦学特点和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的分析,作者指出:以“摩擦学设计”思想为指导,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充分运用和借鉴现有摩擦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践经验,宏观决策塑性加工摩擦学设计原则;慎重、分步,但直接地应用于塑性加工实践,是未来塑性加工摩擦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我军装备延寿中开发应用各种表面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仅可以修复大量的装备零部件,而且能有效提高装备的防腐性、耐磨性、可靠性,延长装备使用寿命,降低修理费用,减少修理时间.从而提高装备完好率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效电弧喷涂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电弧喷涂技术的原理、特点,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国内在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差距,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引起电站锅炉管道腐蚀与磨损的基本原因,以及目前热喷涂方法在国内外锅炉管道中的应用情况。文章指出,热喷涂涂层在我国电站锅炉管道保护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并须开发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材料和相应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