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BR的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缺氧池/好氧MBR工艺处理模拟的城市生活污水,就系统主要的运行参数对氮磷去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TP、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80%、90%、95%以上,出水各项指标完全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以粉煤灰为载体制备粉煤灰/TiO2复合物进行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试验。研究几种因素对亚甲基蓝光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8g/L,亚甲基蓝浓度30mg/L,高压汞灯250W条件下,反应时间60min左右,亚甲基蓝脱色率达到了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高精度曲面绘制必须经过局部数据控制点,控制每一个数据点在其有效范围内权值的平滑过渡,生成一个光滑的曲面。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基于局部曲面加权的曲面插值方法,该方法利用局部数据点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使用骨架法消除三角形的高程相同的点,然后生成多个局部二次曲面,再利用这些二次曲面控制点在其有效范围内加权插值进行曲面平滑过渡,从而生成高精度的光滑曲面。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曲面插值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可满足石油勘探软件三维可视化曲面生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复杂区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是一项配套技术,它涉及地震记录的折射初至拾取、折射层段划分、折射速度分析、延迟时计算、建立近地表模型及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等一系列步骤。为了提高最终静校正效果,要求对上述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在拾取折射初至时间时,必须确保大部分道的初至时间是正确的,才能保证后续处理符合要求。因地震记录折射初至具有连续性和高覆盖次数,增加了统计效应,所以由此建立的近地表模型更加真实,计算的静校正量更加准确。三维折射静校正技术适用于复杂地表条件,如山地、过渡带、黄土塬、丘陵等静校正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地震采集软件KLSeis分采集设计、地质模型分析、静校正和质量控制四大系列。为了适应用户需求的频繁变化,同时在可维护性、易用性、可用性、性能等方面获得较好的平衡,KLSeis软件设计时采用了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了框架部分和功能构件两大块。为降低软件开发难度,实现可扩展性,在定义构件时采用了分层结构,包括业务服务层、通用处理层和数据层3层,其中通用处理层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分层构件的体系结构,KLSeis系统软件结构清晰、构件复用度高,易于修改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MBR-厌氧/缺氧交替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提高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交替式厌氧/缺氧-膜生物反应器(A—A/A—M)工艺.该工艺由一个交替缺氧/厌氧反应池和内置膜过滤单元的好氧池组成.通过改变好氧池底部回流污泥流向使缺氧和厌氧环境在两个独立反应器(A和B)内依次形成,以实现同步缺氧反硝化脱氮、厌氧释磷及反硝化聚磷菌的部分吸磷等过程.好氧反应器采用连续曝气方式实现硝化、过量吸磷及膜污染的控制.结果表明:A—A/A—M工艺可以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对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3%,67.4%和94.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