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应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等分析方法,对鸡西盆地下白垩统煤系烃源岩的泥岩和煤岩生物标志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岩正构烷烃为前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16或C18,Pr/Ph分布于1.16-2.90,Pr/nC17大于1;煤岩正构烷烃为后高单峰型,主峰碳为C23或C22,Pr/Ph分布于2.86-11.22,Pr/nC17为2.1-3.33;泥岩和煤岩OEP和CPI值集中在1.0附近,已进入成熟阶段。生标中泥岩三、四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为2.37-3.62,C3122S/22(S+R)值为0.57-0.61,Ts/Tm为0.47-0.81,γ-蜡烷/C30藿烷为0.11-0.34之间,规则甾烷内ααα20R构型呈"V"型分布,母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形成于还原环境,沉积介质咸化程度高,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煤岩三、四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低于泥岩,C3122S/22(S+R)值在0.6附近,Ts/Tm和γ-蜡烷/C30藿烷值极低,规则甾烷ααα20R构型分布呈反"L"型,母质来源以高等植物为主,形成于氧化环境,经历了较强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达断陷深部火山岩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达断陷深部发育火山岩。火山岩的产状多为层状、似层状和丘状。在白垩系沙河子组至营城组沉积期间有3次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爆发相、溢流相和次火山岩相火山岩。火山岩的形成与分布与深大断裂有关,深大断裂薄弱部位或交叉部位,往往是火山喷出的通道。火山岩相在地震剖面上有不同的反射特征,其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强烈的振幅反射。断陷内部的火山岩与盆地的形成、区域构造和油气的聚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中简介了液烃荧光机理及其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对大港探区中区岩石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进行了荧光显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规律和油气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岩石矿物粒间油气成因的显微迹象的荧光显微特征分析研究,是应用有机包裹体研究和评价油气藏的一个重要补充,具有相互印证的作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线性化处理就是将黑白同相轴变成线,正性轴用实线表示,负性轴用虚线表示。经线性化处理后,现有的二维或三维地震剖面的地质信息更加突出,反映的内容更加清晰。以松辽盆地安达断陷营城组为例,通过对DS1井单井相分析,沉积微相判别,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在对地震剖面进行线性化处理后对沉积进行了解释,认为营城组时期火山活动强烈,以溢流相为优势相,并发育有沼泽相、辫状河相和半深湖相等。该沉积相带大致呈环带状展布,被隆起分为南北两个断陷湖泊,北部安达小区主要为洪泛平原,中间为火山岩,明水斜坡及四周丘陵为物源区;南部宋站小区呈东西向延伸,中央隆起区为火山岩,有二个半深湖沉积中心,物源为四周隆起地带。  相似文献   
5.
以出露于黑龙江东部地区前人原定为新元古代的黄松群底部杨木组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鸡西盆地下白垩统煤系烃源岩生油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多种分析方法,对鸡西盆地下白垩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及有机质的类型进行了讨论。有机显微组分以壳质组为主,煤岩和碳质泥岩的镜质组含量较高;有机碳、热解氢指数IH及产烃潜量(S1+S2)反映烃源岩达到中等—好的级别。有机质为Ⅲ型干酪根,部分ⅡB型,镜质体反射率Ro主要集中于0.5%~1.1%.依据Ⅲ型干酪根的成烃模式,正处于产生液态烃的高峰期,具备生成油气的潜力。与典型的煤成油盆地如Gippsland盆地和吐哈盆地有很好的可比性,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