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辐射在联氨还原法制备金属Co纳米微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次亚磷酸钠为辅助还原剂,联氨为主还原剂,在微波辐射下还原钴盐制备六方结构o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散射仪观察并测定纳米Co粒子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确认Co纳米粒子为类球形,粒径为10~15nm.在正己烷中存在软团聚,团聚体平均尺寸约30nm.采用XPS考察产物的表面价态,证明金属Co纳米晶是以零价态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以一维复Ginzburg-Landau方程(CGLE)为模型,提出时空混沌控制的一类广义反馈方法,研究利用二次函数作为反馈控制信号控制偏微分方程系统中时空混沌的可能性,利用数值模拟实验建立了控制参数与可控性所满足的关系,采用一种理论上的近似方法解释了可控参数区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一、改革前轻油装车状况我厂轻油铁路罐车装车一直沿用喷溅式大鹤管、喷溅式小鹤管进行高位装车。在装油作业时,鹤管仅伸入罐车口下600~900毫米。由于油流的喷射和冲击及油面的剧烈翻腾与搅动,汽油在罐内急剧挥发,加之油沫的飞溅夹带,造成装油台油气弥漫,这不仅严重地污染大气环境,影响工人健康,同时  相似文献   
4.
以空间一雏复Ginzburg—Landau振子系统为模型,研究时空混沌系统的可控性.通过对局域反馈方法的优化,提出一种新的错位反馈注入控制方法.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控制器的错位间隔,该方法可以扩展可控区域参数空间的控制强度和控制器数目范围,提高时空混沌控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求解一型仅在扩散系统,并根据其边界条件的圆对称性选取了极柱坐标系,用图形方法求解出所取控制参量的临界值及产生分岔的特征量,并用微扰法给出了体系产生的Cusp分岔至二阶近似形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广东省LNG项目实施计划,东莞市将在今年接用省长输天然气,为启动东莞市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培育管道天然气市场,在省天然气进入东莞市时,实现与上游天然气的顺利接轨,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在2003年决定通过建设LNG卫星站作为过渡气源。  相似文献   
7.
分析应用线性反馈控制法控制离散超混沌系统所需条件,经数值模拟得到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的结果.该方法不仅可将系统控制到不动点,还可利用部分分支反馈将系统控制到高周期状态.  相似文献   
8.
Ni-Al2O3复合镀层的腐蚀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镀方法制得Ni-Al2O3复合镀层,研究电镀Ni-Al2O3复合镀层的结构以及其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与电镀电流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比纯镍镀层硬度成倍提高,复合镀层耐磨性比镍镀层提高20%以上;抗腐蚀性提高70%以上。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复合镀层由Ni及非晶Al2O3组成,Ni相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晶格常数为0.353nm,小于纯镍镀层,晶粒尺寸为23.8nm,大于纯镍镀层。  相似文献   
9.
空心微珠复合镀层的腐蚀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厂副产品空心微珠和金属复合,以提高金属镀层的耐磨损性和抗腐蚀性。利用电沉积技术,在A3钢片上制备了含有微米级空心微珠粒子的镍基复合镀层。研究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抗腐蚀性以及镀层的结构与空心微珠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Ni基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比纯镍镀层高出100~180HV,且Ni复合镀层显微硬度随空心微珠粒度增大而增大,最大可以达到523.0HV;Ni复合镀层在陶瓷球下的耐磨性比纯镍镀层提高50%,而在钢球下的耐磨性则比纯镍镀层提高95%;抗腐蚀性提高79%~97%。  相似文献   
10.
用有机相还原法制备钴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硼氢化钠在乙二醇的碱性溶液中比在水溶液中更稳定,使还原醋酸钴制备金属Co纳米颗粒的反应平稳进行,制备出六方晶型的Co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50.2 nm.原子力显微镜和激光散射分析表明,Co纳米粒子为类球形.制备Co纳米粒子的最佳温度为60℃,最佳pH为11~12.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对Co纳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能减少其在正己烷中的软团聚,以吸附作用为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最佳,可以使团聚体的平均尺寸由80.0 nm降低至50.2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