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针对薄钢板出厂前需要进行切割精度效验以满足用户要求的目的,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S7-300PLC的薄钢板切割精度效验装置,实现了薄钢板对角线差、高度以及斜切率的测量.介绍了效验装置的系统功能、软硬件组成及切割精度计算模型.经现场运行使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
在充分利用电网海量历史运行数据及大量仿真分析数据评估暂态稳定态势过程中,恰当的选择与稳定特征以及提取非正常态势关键影响特征是实现电网暂态稳定态势评估的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特征选择的暂态稳定态势智能评估方法。给出了基于未来运行点的邻域样本在线生成方法及稳定态势等级描述,选择输电断面作为主要特征;基于时序邻域信息度量算法,依据累积贡献率对特征降序排列,并采用基于邻域互信息的计算并伴随基于SVM的特征子集搜索实现冗余特征的剔除,形成稳定特征子集;在应用电网稳定特征子集进行态势评估场景中,采用改进的多尺度主元分析法对稳定相关信息进行提取,通过特征贡献率排序实现非正常态势关键影响特征识别。结合IEEE 39节点算例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现有教学机械手结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借助慧鱼工业与移动模型组件,综合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机械手,并增加了移动底盘等新的模块.与之前的设计相比,具有体积小巧、功能全面、模块丰富、装卸方便、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电力供应传统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馆采用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技术作为新能源示范场馆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网结构的电力供应保障措施.该项措施基于智能电网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能源采集利用优势.  相似文献   
5.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电力系统经区域内输电线路汇总,再经特高压远距离输送至受端负荷中心消纳,将成为目前新能源规模化消纳的主要场景。新场景下,新能源出力的固有不确定性使得送端电力系统面临线路传输能力总体过剩、短时不足的复杂矛盾情况。受线路规程较苛刻的预设条件约束,传输能力存在短时动态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实现输电线路热稳定输送能力的短时提升已成为新能源汇集区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我国送端电网实际气象条件和特点,首先基于送端电力系统普遍存在“大风-沙尘”情况,提出考虑沙尘影响的热稳定传输容量动态提升计算模型。进一步,考虑区域气象变化条件,提出筛选输电线路热稳定传输容量关键线路的方法。两者结合,可针对电力系统受限最严重的线路进行动态提升计算。采用新能源高比例的宁夏电网实际算例开展方法验证,结果显示,可实现对现有受限线路在新能源出力大发场景下的输电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