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变焦光学系统的性能,兼顾其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的要求,基于可变冷光阑技术的制冷型变F数红外探测器需求迫切。相较于传统的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变F数红外变焦光学系统可在大视场和小视场切换时保持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平衡,提高光学系统的孔径利用率,进而缩小光学系统的径向尺寸,有利于红外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提升和小型化设计。本文对变F数与变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在可变冷光阑红外探测器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主流技术路线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黄一彬  王英  朱颖峰  魏超群  孙鸿生  董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3):20200177-1-20200177-6
红外探测器组件中一定尺寸大小多余物的存在,容易造成探测器服役状态下其光路中产生衍射现象,并改变焦平面局部光场分布,导致像面上形成“黑斑”或“泊松亮斑”。为了减少此类异常图像的出现,根据菲涅耳衍射原理,计算了几种典型探测器组件内不同位置处的多余物颗粒满足衍射斑形成条件时的尺寸范围,并分析了多余物尺寸、杜瓦结构、波长以及衍射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波长越长、多余物距离焦平面越近,越容易发生衍射;对于不同的探测器杜瓦组件,容易产生衍射的位置为距离焦平面距离LC的区域。此外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控制多余物的相应措施,研究结果对于红外探测器组件的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制冷型探测器热负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针对内引线热传导这一主要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底材质的柔性导电带方案,并给出了该柔性导电带详细制备技术参数。经检测和使用验证,该低热耗薄膜导电带可以在80K制冷型探测器中实现可靠电信号连接,对降低制冷型探测器热负载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出一款具有文字导览、语音播报、景点标识翻译等多种功能的旅游类APP。该软件采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下载谷歌提供的SDK以及安装(Android Developer Tools,ADT)插件来搭建开发环境。系统通过SQlite动态数据库将用户的行走路线坐标和景点介绍文字及音频文件存储在客户端,并调用百度地图服务器的接口完成定位及路线规划,实现文字语音导览功能。系统内置OCR文字识别引擎,并通过调用百度翻译接口的方式对多种语言的景点标识进行实时翻译。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款APP可以向游客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极大的满足了用户国内外旅游多种需求,用户体验良好。  相似文献   
5.
快速制冷启动所产生的形变应力是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可靠性构成影响的重要方面。采用机械加工结合化学腐蚀的方法对芯片进行减薄以提高其柔韧性,从而减小了由于应力传递产生的像元损伤所引起的盲元和裂纹。并在不增加杜瓦冷头零件结构的前提下对杜瓦冷头膨胀匹配进行优化以减小芯片形变和应力。通过可靠性试验验证,提高了快速制冷启动下中波320256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温州市正在全力推行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市场化改革,其主要做法是在公益性水利工程中推行运行维护市场化管理模式。文章以温州市为例分析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市场化管理模式,并提出了推行该模式的建议,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和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HgCdTe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封装的特殊性,提出了芯片粘接胶的选用原则,影响粘接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及粘接工艺优化方法。提出了用于封装HgCdTe MW 320×256探测器的低温胶X1,并对该胶做了一系列可靠性实验。实验证明,低温胶X1满足该探测器的封装要求。  相似文献   
8.
具体分析了混凝土大坝产生裂缝的原因,从结构方面、材料方面、施工方面及综合管理方面提出了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并对混凝土大坝表面裂缝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可以有效地减少表面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天技术对更大视场、更高分辨率的需求,线列红外探测器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制冷机与红外探测器单点耦合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超长线列红外探测器芯片温度均匀性的要求。结合国内外多家研究单位的设计及试验情况,对各类柔性冷链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出发,总结了各类柔性冷链设计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