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pH=5.2的HAc-NaAc缓冲液中,运用方波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贝类样品中的铅、镉离子。通过优化方波伏安检测条件,得到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参数:方波频率25Hz,方波振幅25mV,扫描速度4mV,沉积电位-1.1V,沉积时间120s。铅、镉离子分别在电位-0.571V与-0.743V附近产生灵敏的方波伏安溶出峰,在1×10-8-4×10-6mol/L范围内铅、镉离子的溶出峰电流与其物质的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0.267μg/L,0.374μ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5,0.9995。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灵巧轻便、检测迅速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贝类等海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标准GB/T 1346—2011对凝结时间的测量方法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一样品在不同的检测人员测量下都会存在一定差异,目前鲜有研究对影响水泥凝结时间测量结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检测操作过程中的人员习惯,分别对影响凝结时间结果的几个因素(在恒温恒湿箱中的摆放位置、恒温恒湿箱的开关频率、坩埚和搅拌叶片是否洗净和湿润充分以及终凝杆针中间镂空位置是否堵塞)进行研究对比,将异常结果进行分析,补充水泥检测行业中的空白,为水泥检测中的异常结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鸿兴  吴波 《水泥工程》2023,36(4):56-60
目前我国对凝结时间的测量主要还是按照标准GB/T 1346—2011进行人工检测,但是人工检测结果往往会受到不同操作人员、试验环境、操作手法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会造成再现性差和数据不稳定,另一方面会造成人工效率低,检测过程无法长时间离开仪器,因此凝结时间自动化测试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现有凝结时间自动化测试设备研究作对比评述,分析其优缺点,进而对水泥凝结时间自动化测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为传统建筑材料,水泥在国内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随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仅在性能上需要持续提高,在绿色、安全环保层面也面临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大部分水泥原料采用废物利用,虽然节约了成本,但是随之而来的毒性控制问题仍需要技术进步。而毒性的主要来源是水溶性铬,在水溶性铬家族中又以水溶性六价铬毒性最强,因此对水溶性六价铬源头研究和防治迫在眉睫。对国内业界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的来源以及毒性防治措施研究作一评述,进而对水泥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标准GB/T 1346—2011对凝结时间的测量方法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一样品在不同的检测人员测量下都会存在一定差异,目前鲜有研究对影响水泥凝结时间测量结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检测操作过程中的人员习惯,分别对影响凝结时间结果的几个因素(在恒温恒湿箱中的摆放位置、恒温恒湿箱的开关频率、坩埚和搅拌叶片是否洗净和湿润充分以及终凝杆针中间镂空位置是否堵塞)进行研究对比,将异常结果进行分析,补充水泥检测行业中的空白,为水泥检测中的异常结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部分水泥原料存在废物利用,虽然节约了成本,但随之而来的毒性控制问题仍有待技术进步。毒性的主要来源是水溶性六价铬,对水溶性六价铬的源头研究和防治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的来源及防治措施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半连续铸造、热处理工艺和挤压工艺条件下,Zn-22Al合金铸棒与挤压管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传统井式炉铸造,经过半连续铸造的Zn-22Al合金铸棒品质好、致密光洁、晶粒细小,杂质更少,氧化不明显,挤压前可省去超塑性处理工艺。经过传统铸造挤压成形的管材最多只能减径至?6.4 mm,而经过半连续铸造挤压成形的管材可拉拔减径至?5.8 mm,不仅减少了工序,而且提高了管材塑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