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宁夏回族建筑是边塞背景下多元 文化交融与历史流变过程中创造出的一脉 独特的建筑营建体系。文章基于规划、建 筑、景观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方法,结合 以“时空”背景的横向维度与“规划—建 筑—装饰”的竖向营建逻辑框架,从聚落 空间到建筑装饰整个营建过程分析回族营 建体系在美学上的理性与智慧,归纳总结回 族建筑独特的人居审美与艺术特色,为回 族建筑的持续发展及相关文化艺术传承提 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是回族高密度聚居地区之一,在受到多元文明的影响下,产生了多样化的回族建筑。当下这些回族建筑遗产在高度工业化与经济化的社会背景中有的即将凋亡,有的情况不佳,有的态势良好。回族建筑遗产的何去何从成为焦点,该文通过实例归纳分类了回族建筑遗产的保护情况,通过田野调查法分析了其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与文化艺术价值,并展示了其具有多样性种类的特点,为其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路线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例辨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化建构的升级,人类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见证、文化载体的重要性,宁夏水洞沟作为人类发源的起点之一,正在成为关注的热点,迈向国际的舞台。在经济主导的社会体制下,在开发过程中必然以利益优先法则进行建构,故而在过去的遗址保护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以科学谨慎的视角对水洞沟遗址公园在建设中存在的景观环境问题进行解析,映射我国在遗址公园景观环境建设中的诸多不足。作为文化遗产的捍卫者,有必要强调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潜在社会效应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代表性建筑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其建筑形制发展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不同分支.为了填补在传统式清真寺建筑研究中的空白,通过对比分析,挖掘宁夏清真寺建筑形制受中国古典寺庙的影响,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法来评价校园火灾的安全隐患,但从其使用的大量、有难度的数学计算法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在安全科学评价理论基础上,应用设计、实验、对比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建立的一种建筑火灾百分制评价模式,以宁夏大学建筑实体进行试验,发现其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借此评价模式能帮助高校在今后建筑火灾的防范、应急、控制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地整改与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香港历史建筑遗产—永利街从"拆除区"转变为"保育区"的坎坷过程为例,以普通历史街区的保育历程为切入点,探究香港独特机制下的文物建筑保育体系及其运行过程,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参与力与调控度。通过类比与实例分析的方法,将社会监督群体分为政府、媒体和民众三方,探求历史建筑保育体系中各方的职能作用,并对此进行梳理,以期为大陆地区历史建筑保育完善相关机制与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化、城市化的趋势下,回族聚落的空间形态面对着各种挑战。民族聚落作为最重要的城市遗产,在历史的传承中对于城乡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故而保护与传承这种重要的积极作用至为关键。当下社会的邻里关系缺失、城市风貌消失和文化肌理断裂等问题都加剧了对于区域特殊规划的研究与发展,研究以"历史—现代"为横向维度,以"实例解析—职能作用—发扬传承"为竖向研究框架,从遗产视野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解析发现传统回坊"围寺而居"对于设计更新、风貌保护和文化延续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民族聚落的历史遗产保护和相关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齐一聪 《小城镇建设》2012,(5):46-49,60
在当前城市扩张的背景下,文章经实地调查、对比论证肯定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重要作用,并对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发挥应有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残障人士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改善其出行问题是其参与和分享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城市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表达.以银川市2000年后建成的居住区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情况为例,根据不同行政区、不同建设程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对居住区内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银川市无障碍设施的完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从法律法规、国际通用设计理念等方面加强居住区无障碍设计.  相似文献   
10.
路方芳  齐一聪 《山西建筑》2012,38(24):26-27
通过学习中外建筑历史和翻阅一些相关书籍,阐述了外国建筑发展特征,分析了国内外建筑师在历史中的地位,并指出在进行建筑与规划设计时历史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