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文对新型 W.C.E 脱硫剂的组成、脱硫机理及与脱硫有关的木质素的化学性质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为木质素应用和脱硫剂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T-2-4催化剂上硫氧化碳水解反应宏观动力学,建立的动力学方程为: r_(cos)+16.642exp(-19544/RT)y_(cos)~(0.99) 确定其宏观活化能和前指因子分别为19544J/mol和16.642mol/h·g。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对原阳二化脱硫系统脱硫后含量超标的测定,提出了脱硫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际例子,讨论了继续提高我国脱硫技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根据1968年Anaers Nielsen所著的“含有助剂的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一书中第6章第4节而译出的。文中祥尽地介绍了有关含氧化合物、硫化物、砷、砱等……对合成氖触媒的毒害作用。在本期《河南化工》发表的“宜阳化肥厂合成触媒活性下降原因的调查及测定报告(增补稿)”一文中曾经指出:“在高压低温下的液氨具有脱除有机硫的作用”,这一论点已在本文中得到证实。本文还强调指出,造成合成塔催化剂中毒的有机硫,主要是来自高压机的润滑油,这对我们又是很有启发的。应予说明,国外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大多采用几种脱硫方法,并通过多种装置最后于以除净。因有机硫主要是来自润滑油。为此国外常将氨冷器设在合成以前和循环机的油分之后,以利于有机硫脱除。但结合国情来看,大多厂采用单一的脱硫方法,且流程和装置也较简单。因而,对于气沅中的有机硫更是不容忽视的了。我们选译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引起人们对触媒毒物的充分注意和应采取积极防措,切不可麻痹大意。  相似文献   
7.
早在百年前,褐铁矿脱硫就已问世,但因其硫容低,设备庞大,再生操作笨重而被湿法铁盐所代替,而铁盐法致命的缺点是:①其再生电位高,难于被空气氧化;②氢氧化铁溶解度小,铁盐因易生成沉淀耗用量大,且回收硫磺纯度极差,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直到本世纪60年代,人们采用EDTA分析多种金属离子,发现EDTA与铁离子,具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脱硫液再生过程中遇到的无硫泡沫生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喷射氧化再生槽的结构、操作等不合理地方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ADA(蒽醌二磺酸钠)脱硫的效能,在1982年的“脱硫技术协作会议”上建议开展ADA异构体脱硫性能的研究。为此,河南省化学研究所成功地开发了一种廉价的分离2,6和2,7-ADA的工业方法。郑州工学院对由此得到的精制品ADA纯样及提炼而未精制的ADA半纯样进行了脱硫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氮肥工业发展来看,将含高硫的碳质原料如煤、焦碳等气化以制造合成气,越来越显得重要。由于合成气中含硫使得操作困难,必须将硫尽可能地除去。本文讨论了各种脱硫方法及其优缺点。低温甲醇法是净化气体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