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提高油井产量,解决含水过高,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提出氮气泡沫堵水调剖技术。并在区块内优选氮气泡沫实验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工作制度、氮气泡沫注入方式、注入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认为,对于胜坨油田这种高温高盐砂岩油藏,氮气泡沫堵水调剖技术具有一定的控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地质甜点预测难度大。为实现高效勘探开发,如何准确识别与预测井间储层成岩相亟需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侏罗系超深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成岩相识别及分布预测研究,认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与交代作用,可划分为强溶蚀+绿泥石包壳、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中等钙质胶结溶蚀、强钙质胶结及压实致密等5 种成岩相。基于测井资料,利用岩石物理参数、物性参数对储层成岩相类型进行了综合识别,确定其垂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强溶蚀+绿泥石包壳和中等溶蚀+自生高岭石这两种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三角洲主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储层物性较好,是油层发育的主要部位。基于成岩相与地震纵波阻抗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优势成岩相纵波阻抗相对较低,可通过纵波阻抗的数值分布特征预测优势成岩相分布。因此利用三维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成果开展了成岩相分布预测,根据纵波阻抗与不同类型成岩相对应关系落实了优势成岩相发育区。结果表明,优势成岩相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的Y301—Y302 井区以及西北部Y1 井区,呈局部连片分布发育。储层成岩相识别可以为超深层地质甜点的分布预测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油井产量的计量是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油井产量进行准确、及时的计量,对掌握油藏状况,制定生产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油田采用的油井产量计量方法主要有玻璃管量油、翻斗量油和三相分离计量方法等.这几种方法在油田开发早期能够完成对油井产出物进行计量的任务,但是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采出液中含水增高,含气下降,以及低液量、间歇出油、稠油开发等原因,无法达到规范所要求的计量精度,造成了单井原油产量计量误差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田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技术的进步,油田开发也越来越需要功能强大、计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的油井计量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油田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