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将自主研发的特黑色母粒应用于海岛纤维的纺丝过程中,通过对干燥工艺、色母粒添加量、纺丝复合比、纺丝温度、冷却条件及牵伸工艺的研究,确定了特黑超细纤维的最佳生产工艺,开纤后纤维黑度L值能够达到10.3,且色泽优良、色牢度高,是目前市面上急需的高品质特黑色纤维,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赛  顾进  付昌飞 《合成纤维》2020,49(6):12-14
基于前期超纤用特黑色母粒的研究基础,中试生产了原液着色特黑海岛纤维,并对其物理性能和后道应用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16岛和37岛COPET/PA6特黑海岛纤维的断裂强力均2.9 cN/dtex,断裂伸长率均55%;纤维制备成非织造布,经过开纤后,黑度L值13,a、b值在0左右;制成超纤革后,黑度L值在12左右,与市面上染整工艺制备的超纤革的色度接近。该原液着色超细特黑海岛纤维纺丝工艺稳定,适宜进行规模化工业生产,可用于环保制革。  相似文献   
3.
涤纶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同时存在砌入大分子结构的异质链节和游离于大分子之外的齐聚物。再生涤纶制备过程会引起大分子异质链节和齐聚物含量以及分布的变化。通过对涤纶样品解聚或萃取等前处理方法,获得含有大分子异质链节或齐聚物的溶液,再经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检测信号即可反映大分子异质链节和齐聚物的分布曲线,探寻能够反映再生涤纶和原生涤纶差异的停留时间段的信号强弱,达到再生涤纶的定性鉴别目的。该方法突破了国内外通过间苯二甲酸单元和聚集态结构等检测方法应用范围极其狭窄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4.
用浓硫酸水解竹浆、棉浆、木浆三种再生纤维素纤维,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和时间,找出再生纤维素纤维水解葡萄糖得率最优的反应条件,并对不同种类的纤维素纤维水解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竹浆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葡萄糖转化率可达75%;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竹浆再生纤维素纤维在7 min的位置有较明显的出峰,在12.5~14.5 min的位置有一个双峰,有别于木浆、棉浆再生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5.
涤纶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同时存在砌入大分子结构的异质链节和游离于大分子之外的齐聚物。再生涤纶制备过程会引起大分子异质链节和齐聚物含量以及分布的变化。通过对涤纶样品解聚或萃取等前处理方法,获得含有大分子异质链节或齐聚物的溶液,再经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检测信号即可反映大分子异质链节和齐聚物的分布曲线,探寻能够反映再生涤纶和原生涤纶差异的停留时间段的信号强弱,达到再生涤纶的定性鉴别目的。该方法突破了国内外通过间苯二甲酸单元和聚集态结构等检测方法应用范围极其狭窄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6.
选用石墨、碳纳米管作为着色剂,利用原液着色技术制备了纺丝用的特黑色母粒。通过对着色剂及分散剂种类、用量及复配工艺的研究,探讨了母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母粒性能良好、适合纺丝,且达到了特黑色的效果。该技术解决了纤维染黑色不深和染色牢度差的问题,实现了色彩与环保的高度融合,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