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谭鑫  何发钰  谢宇 《金属矿山》2015,44(6):52-58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DMol3计算了钨锰矿不同(010)断裂键解理面的结构弛豫、Mulliken电荷布居和表面能,考察不同断裂键方式对表面能及表面电子结构性能的影响。锰钨矿单晶胞中Mn—O键比W—O键离子性强,平均键长更长,键能更小,沿Mn—O键断裂所形成的(010)解理面具有更小表面能,性质更稳定,是钨锰矿的理想(010)解理面。理想钨锰矿(010)解理面电荷密度差和态密度分析结果表明,Mn原子是表面活性原子,由于表面相中Mn—O原子相互作用较体相中增强,表面Mn原子活性降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能为实际矿石浮选的深入理论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Materials Studio 7.0软件进行了锡石{100}、{110}、{101}解理面的电子结构及表面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氢氧根离子在锡石{100}表面上吸附的羟基化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101}面相比,{100}面和{110}面具有更低的表面能,是锡石最常见的解理面;氢氧根离子主要通过带负电的氧原子与表面上五配位的锡原子发生键合形成吸附,这种具有悬挂键的锡原子是锡石表面的活性位点。理论模拟计算能为新型锡石捕收剂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胶磷矿和白云石的嵌布特征及磨矿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贵州织金中低品位磷矿石在进行物质组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浮选富集磷的试验,主要考察了胶磷矿和白云石的嵌布特征以及磨矿细度对浮选的影响。试样中磷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P2O5绝大部分为胶磷矿中的P2O5,该试样浮选回收的对象为胶磷矿。对胶磷矿和白云石的嵌布特征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试样中部分呈致密状嵌布的胶磷矿,其整体嵌布粒度粗,且包含大量细粒的白云石、方解石和石英、粘土矿物;其次胶磷矿呈生物碎屑状、粒状、肾状、不规则状等嵌布于白云石中,这部分胶磷矿的嵌布粒度相对于其胶结物白云石来说很细。以上两种嵌布特征都给选矿磨矿过程中磨矿细度的选择带来了难题,想要获得好的浮选指标,磨矿细度的选择很重要。对于原矿含P2O523.65%,MgO5.96%,采用"一粗一精"反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4.38%的条件下,获得的磷精矿含P2O532.25%,MgO0.75%,精矿中P2O5回收率84.39%,MgO的脱除率为92.02%。  相似文献   
5.
针对印度Malanjkhand地区的硫化-氧化混合矿,进行了大量的开路浮选试验,以研究矿石复杂的矿物学对铜浮选动力学的影响。增加黄药用量可明显地改善次生硫化矿(但不是孔雀石)的浮选动力学。当硫离子电极电位控制在-500至-600毫伏范围内时,硫化浮选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使用黄药-氧肟酸盐组合捕收剂,也能提高氧化矿物的浮选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氧化铜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和使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大量文献资料,介绍氧化铜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和使用现状,在结语中指出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干式磨矿对黄铁矿表面性质及后续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干式铁磨和干式瓷磨对黄铁矿表面性质以及后续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瓷介质磨矿的矿物浮游性较铁介质磨矿的矿物浮游性好,黄铁矿氧化形成的缺金属富硫表面和矿物晶格中的阳离子空位将大大提高黄铁矿的回收率和浮游速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干式磨矿对闪锌矿、黄铁矿单矿物及双矿物磨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采用光电子能谱(XPS)考察磨矿过程中硫化矿物表面变化的情况,确定硫化矿物表面物质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黄铁矿经干磨以后矿物表面变化较大且有新物质FeSO_4生成。  相似文献   
10.
利用TZC-5沉降天平以及影像分析仪研究鲕状赤铁矿超微细颗粒在去离子水中的分散行为特征,探讨了溶液p H、分散剂、还原剂以及复合力场对于鲕状赤铁矿单矿物体系的分散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单矿物体系下,p H越大,分散效果越好;六偏磷酸钠比另外两种分散剂的分散效果好;还原药剂选择添加硫酸亚铁0.66 mmol/L效果最好;而在有复合力场的条件下,超微细颗粒的沉降比大于无复合力场时的沉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