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5篇
武器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太安堆积密度的结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季戊四醇经浓硝酸酯化后的粗制太安为原料,在溶课题上重结晶得精制成品太安,讨论了不同溶剂,结晶速度,结晶溶液pH值对太安堆积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太安的降静电表面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表面活性剂处理太安的方法,对处理后的太安进行了静电性能测试和分析,得出最佳抗静电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使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太安炸药经过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其静电得到大幅度降低,有利于导爆索生产工艺与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技术制备了密度为0.04~0.15g·cm-3的低密度聚氨酯泡沫塑料炸药,并测试了其爆炸性能,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影响聚氨酯泡沫塑料炸药密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二氯乙二肟、叠氮化钠和二甲基甲酰胺(DMF)为主要原材料,通过两步反应先制备1,1'-二羟基-5,5'-联四唑(1,1'-BTO),再与盐酸羟胺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TKX-50),收率73.2%。用Gaussian软件在B3LYP/6-31++G水平下对该离子盐的结构进行模拟,发现其晶体中存在较强的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作用。这种氢键作用有效提高了TKX-50的密度,达到1.918 g·cm-3。基于该密度,计算出该含能盐爆速9698 m·s-1,爆压42.4 GPa,摩擦感度和撞击感度分别为120 N和20 J,性能优于奥克托今(HMX)和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CL-20)。  相似文献   
5.
聚醋酸乙烯酯(PVAc)与黑索今(RDX)的界面相互作用会直接影响RDX的表面包覆效果,因此,在原子、分子层次研究其作用方式,可以发现相互作用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以径向分布函数描述组分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研究不同温度下PVAc与RDX晶面的相互作用,并计算PVAc在RDX晶体表面的扩散速率。结果表明,在298~353 K温度下,PVAc与RDX的结合能随温度升高略有降低;通过对有效各向同性模量和柯西压的分析得到,加入PVAc能够有效改善RDX的力学性能。此外,在343 K的温度下,PVAc在RDX表面的扩散速率最大,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6.
余咸旱  徐更光 《含能材料》2004,12(Z1):600-603
B炸药因含有大量的黑索今,作为熔铸炸药在中大口径弹种战斗部中替代第一代装备用药梯恩梯,可以显著提升压制兵器弹药的毁伤能力.介绍了国内外B炸药的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梯恩梯、B炸药的应用性能和在某些弹种上装备的费用与效率比较,提出了应加快我国压制兵器弹药装备由第一代(代表性装药--梯恩梯)向第二代(代表性装药--B炸药)转换步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溶剂中黑索今的结晶与其力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制备了三种黑索今晶体,第一种是由直接法制得的,其它两种是分别将第一种产品在丙酮和环己酮溶剂中重结晶得到的。试验并分析了这三种黑索今的机械性能。其中,环己酮重结晶黑索今具有最好的机械性能。数据对黑索今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废酸转晶中的废酸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醋酸法制备HMX的工艺中,为获得β-HMX晶型,通过改变工艺条件,使废醋酸用量降低了25%,生产周期缩短2h。废酸转晶已具备替代混合溶剂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γ-丁内酯重结晶HMX的粒度分级工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了制备多种粒度的HMX,探索了用γ-丁内酯为溶剂重结晶HMX的原理,研究了HMX的γ-丁内酯溶液在不同过饱和度等条件下的结晶状况,通过控制稀释剂水的加入量和速度,以及结晶过程的搅拌强度等工艺条件,分别制备出符合GJB2335-95标准的6种粒度类别的HMX产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工艺简单易行,溶剂便于回收且可循环使用,低耗,无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乌洛托品连续自动加料的精度以保持黑索今的连续制造过程中硝化过程的安定性以及产品质量,在原有单一计量装置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辅助自动计量装置,对乌洛托品实现双重计量加料,并与单一计量加料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重计量加料基本消除了物料冲击对主自动计量加料装置的扰动,保持了连续加料过程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此外加料设定速率不小于32 kg×h~(-1)时,衡量精密度的标准差、标准误差均低于0.002,衡量准确度的相对误差均低于0.07%,其加料精度较高,满足黑索今连续制造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