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多单体接枝物增容PP/PVC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制了多单体接枝物PP g (St co MMA) ,并利用其增容PP/PVC共混体系。讨论了共混物组成、相容剂用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 ,加入PP g (St co MMA)增容PP/PVC共混体系后 ,共混物熔体呈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性 ,粘流活化能增加 ,非牛顿性有增大的趋势。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 ,SEM照片证明了多单体接枝物对PP/PVC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隔膜的性能要求以及国内外耐热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聚醚醚酮(PEEK)、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亚胺(PI)等聚合物隔膜,针对各种聚合物隔膜的特点与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对聚合物隔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自制了多单体接枝物PP-g-(St-co-MMA),并利用其增容PP/PVC共混体系,讨论了共混物组成、相容剂用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加入PP-g-(St-co-MMA)增容PP/PVC共混体系后,共混物熔体呈典型的假塑性流体特性,粘流活性能增加,非牛顿性有增大的趋势,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提高,SEM照片证明了多单体接枝物对PP/PVC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容器育苗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现有可降解育苗容器的材质、结构以及功能性,以期能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最后总结了环保型育苗容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尼龙6(PA6)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其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是PA6树脂熔融后黏度较高,不易对连续纤维充分浸渍,并且连续纤维与PA6的复合材料界面黏附性较差,限制了其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文中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CGF/PA6)复合材料开展了研究。首先,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PA6,确定了其最佳制备工艺;其次,用硅烷偶联剂KH550(AP)对连续玻璃纤维(CGF)进行改性,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最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CGF/PA6复合材料,研究了AP改性对CGF/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CGF/PA6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AP被键合到了CGF表面,AP改性可以增强CGF/PA6复合材料的界面黏附性,从而使CGF/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改善,当AP用量为2%时,CGF/PA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高达88.52 MPa,此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最低,为4.90%。CGF/PA6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变化不大,均在50 k J/m2左右,说明复合材料的韧性受CGF表面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多单体熔融接枝PP增容PP/PVC共混体系的力学和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单体接枝物PP-g-(St-co-MMA),研究了其对PP/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接枝物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共混物的亚微观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接枝物对PP/PVC共混体系有较好的增容效果,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接枝物用量为6份时出现峰值;加入接枝物能使体系的熔体粘度增加,并且在所研究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共混物熔体呈典型的假设性流体特性。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聚乳酸(PLA)的理化学性质与合成工艺;详细综述了PLA高性能化的研究进展,并对PLA的应用领域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CFRP)的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对CCFRP的界面改性方法、浸渍工艺和成型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也介绍了其应用的状况,对CCFRP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高性能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反应型聚酰亚胺(PMR型聚酰亚胺)树脂及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树脂作为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也包括以聚酰亚胺纤维作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针对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材料的性能优化进行了介绍,并对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综述了热塑性淀粉塑料、淀粉/可降解聚合物共混物和淀粉/天然高分子共混物3种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热塑性淀粉塑料的生产原理和优势、增塑剂的选择与配比对热塑性淀粉塑料的影响、淀粉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聚己内酯、聚乳酸、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等共混后的性能。最后分析了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全生物降解淀粉塑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