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自制改性水性PU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应用及性能。提升剂使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的纯棉和及其混纺织物,其湿摩擦色牢度提高1级以上,可达到3级以上。分析了影响湿摩擦牢度提升剂WPU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处理工艺条件,采用浸轧工艺,烘干温度为80℃,焙烘温度为110-120℃,处理液pH值5—6.5。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嵌段硅油及其复合改性物在锦纶/氨纶织物表面上的存在状态,以指导产品研发及生产实践,通过对整理后锦纶/氨纶纤维表面C、N、O、Si元素相对占比的变化进行研究,解析了嵌段硅油及其与聚氨酯改性有机硅的复合物在锦纶/氨纶织物表面的分布状态,并预测了整理后锦纶/氨纶织物的风格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聚醚嵌段硅油及其复合改性物在锦纶/氨纶纤维上的分布并不均匀,存在显著的“纵向层次”;柔软剂分子间的纠缠作用能够保证改性剂与嵌段硅油高分子良好的相容性和共混改性效果,且复合改性效果与热处理工艺具有明确、显著的相关性;对柔软整理后的织物进行快速强制冷却,有利于嵌段硅油与改性剂分子之间的强制互溶。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的反应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对纯羊绒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整理剂对纯羊绒针织物整理效果及其服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理剂最佳的应用工艺下(整理剂质量浓度50g/L、浴比1:35、整理液pH5.5、40℃下处理20min、100℃烘干),可显著提高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其起毛起球等级从2.0级提高到4.0级,且织物的手感和白度等风格不受整理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氨基硅油与一般亲水性树脂的复配物在织物表面的干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相分离,难以利用该复配物改善纺织品的亲水性与风格。采用多羟基聚醚、端羟烃基聚硅氧烷、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制备非线性有机硅水性聚氨酯,并用于氨基硅油的复配改性。通过SEM、EDS、TG以及DSC对复配物与其整理后的织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有机硅聚氨酯可以有效与氨基硅油形成分子间纠缠,显著降低两者的微相分离。织物亲水性达到97.9 s,折皱回复角提升到62.0°,表现出新颖的高弹柔软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倪丽杰  杨振  权衡 《印染》2012,38(21):1-4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以D4及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单体,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基本聚合单体,丙烯酸(AA)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活性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复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复合AEO)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环保型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黏合剂;研究了D4、催化剂、偶联剂、引发剂对单体转化率及凝胶率的影响,比较了其与普通丙烯酸酯黏合剂及环保型丙烯酸酯黏合剂的耐沾污性、高温泛黄性、耐水性和手感等应用性能。结果表明,D4的接枝量为5%,偶联剂用量为1%时,制得的黏合剂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核桃木质壳的利用价值以及拓展天然染料来源,探究了核桃木质壳色素提取工艺并考察了其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1.0 g/L,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100℃,时间为60 min时,所得提取液对棉织物染色性能最佳;棉织物预处理阳离子改性剂为1.0 g/L,在80℃染色60min时,染色织物K/S值可达1.75;采用同媒染色法,FeSO_4用量为2%,提取液用量为30%时,染色织物K/S值为1.34,提高了色素利用率;所得染色棉织物色牢度达到了纺织品服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权衡  杨振  倪丽杰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12):127-129
采用乳液聚合技术,以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和苯乙烯(St)为基本聚合单体,丙烯酸(A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活性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复合AEO)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了5组聚丙烯酸酯粘合剂.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活性单...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季铵盐中疏水长链对棉织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减少活性染料染色用盐量,制备了具有不同长链烷基的双子型季铵盐,研究了分子的亲疏水性对其在棉纤维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在改性条件下季铵盐的吸附行为,进而研究了棉纤维在改性前后的染色过程和染色效果。结果表明:在无盐或少盐的情况下,改性后棉织物的上染速率和平衡上染百分率均明显提高;在季铵盐浓度仅为0.5 mmol/L时,其改性后织物的上染行为和染色效果与常规染色工艺几乎无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制功能性有机硅活性单体(PS1)对阳离子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研究了PS1用量对改性后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及分布、胶膜耐水性及表面沾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而言,经PS1改性后,其乳液粒径变大,胶膜耐水性先变好后变差,当PS1用量为5%时耐水性最佳,当PS1用量为7%时可达到最好的拒水效果;但对聚醚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而言,PS1的引入会导致其乳液粒径减小,胶膜耐水性以及拒水性随PS1用量的增加而持续改善,当PS1用量为16%时胶膜的耐水性及拒水性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4-丁二醇(BDO)为硬单体,制备了6组聚醚与聚酯或不同聚醚混合单体为软链段的嵌段型亲水性聚氨酯防水透湿涂层剂。研究了聚氨酯材料的微结构和软段结构对其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水性聚氨酯软链段的结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及软、硬段相区间的微相分离程度对材料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较大,亲水性聚氨酯的防水透湿性能主要取决于其中亲水性软链段的亲水性及其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