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红外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波谱仪和有机质谱计,当前已成为有机结构分析的有力手段。它们各有所长,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有机结构分析的信息。一般,把它们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就能判断一个未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据国外报导,用计算机收集红外、核磁、质谱数据,可以推算出一个未知物的化学结构,并可由电视屏幕直接显示出来。近年  相似文献   
2.
四、有机质谱的应用(一)质谱在有机结构分析上的应用1.分子量的测定实验室常用的测定分子量的方法是沸点升高、冰点下降、恒温蒸馏等。但前两种方法准确度不高,后一种方法特别费时间。利用质谱法测定分子量则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铸铁发黑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基华 《表面技术》2000,29(1):35-36
介绍了铸铁经预浸和Zn-Ca系磷化处理的发黑新技术,用该工艺处理的铸铁件表面可获得外观呈均匀黑色,结构致密,晶细,层薄的黑磷酸盐转化膜。膜层耐蚀性能好,具有防护装饰,增强涂层与工件表面结合力的优良性能。该工艺稳定,简单,成本低廉,也适合钢铁或单独磷化使用,所得磷化膜呈灰色,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4.
四、有机质谱的应用 (一) 质谱在有机结构分析上的应用 1.分子量的测定实验室常用的测定分子量的方法是沸点升高、冰点下降、恒温蒸馏等。但前两种方法准确度不高,后一种方法特别费时间。利用质谱法测定分子量则时间短、准确性高、所需样品量少。即使低分辨质谱也能准确到1个质量单位,高分辨质谱则可准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一般冰点下降法做一个样品,需要0.1~0.3克,而质谱法则只需几微克样品即可。这对于样品来源稀缺的情况来讲,是很有意义的。 2.分子式的确定 (1) 根据质谱测出的准确分子量和元素分析数据,很易计算出分子式。这种方法已有专门的数据表格,查表即可得出,不必计算,可参见Günter Ege《Elementary Analysis Ta-  相似文献   
5.
硝基化合物的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基华  邓林 《质谱学报》1993,14(3):52-60
2,6—DNT、2,4,6—TNT、3,5—DNT、3,4,5—TNT、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已烷(RDX)、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HMX)以及杂环硝胺偕二硝基化合物的裂解机理是用电子轰击方法研究的。在芳香硝基化合物中突出的反应机理是消去OH基的“邻位效应”和C—NO_2键裂分反应。RDX和HMX的裂解机理以典型的丢失结构单元CH_2NNO_2和基团NO_2、HNO_2、NO为特点。杂环硝胺偕二硝基化合物的裂解机理是以典型的丢失基团如NO_2、NO、HNO_2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型钢铁表面发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基华 《电镀与涂饰》1998,17(3):39-40,42
钢铁表面发黑工艺广泛应用于零件的防护装饰处理,鉴于传统发黑工艺所存在的缺点,采用二步法发黑工艺,即预发黑之后再磷化的新工艺。初步分析了该工艺的机理工提出了膜层质量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7.
三、有机质谱中离子的类型及其和分子结构的关系当一种有机化合物进入质谱计后,经电子束的轰击,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离子,简单地表示即:  相似文献   
8.
应用质谱─质谱技术直接分析了含有热不稳定成份的混合炸药,标样对照鉴定组成,方法快速、准确。样品不必预先处理和分离。  相似文献   
9.
钢铁黑磷化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Zn-Ca系黑磷化新技术,经该技术处理的钢铁件表面可以获得外观呈均匀深黑色,结构致密,晶细,层薄的黑磷酸盐的转化膜。膜层耐蚀性能好,具有防护、装饰、减磨、吸光、消光、吸散热、绝缘、增强涂层与钢铁表面结合力的优良性能。该黑磷化液稳定,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既可用于普通磷化,也可作为磷化发黑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三、有机质谱中离子的类型及其和分子结构的关系当一种有机化合物进入质谱计后,经电子束的轰击,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离子,简单地表示即: 过程(1)形成分子离子;过程(2)到(5)形成碎片离子;过程(6)为重排后得到的碎片;过程(7)为分子离子和分子碰撞后产生的离子,这种离子大于原来的分子。分子离子和分子的碰撞是属于二级反应,在通常所用的样品压力下,这一反应可以忽视。因而在一张质谱图中一般会出现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重排离子峰,此外还会出现由同位素引起的同位素峰和由亚稳跃迁引起的亚稳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