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右旋聚乳(PDLA)引入到扩链聚乳酸(PLLA)体系中,研究了不同含量PDLA诱导形成的立构复合晶(Sc晶)对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聚四氟乙烯(PTFE),研究其对Sc晶形成的影响,以及引入PTFE后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结果表明,PTFE含量为0.5 %时显著提高了Sc晶的含量;Sc晶的形成提高了熔体强度,促进了泡孔成核,有效改善了PLLA的发泡性能,形成了微纳复合泡孔。  相似文献   
2.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聚乳酸(PLA)/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物。以环氧扩链剂(CE)为相容剂,研究了CE含量对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晶行为的影响,并研究了CE含量为5份的共混物在冷结晶温度下的发泡行为以及泡沫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速率随着C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可发性提高,在添加了5份CE的共混物中得到了微纳复合泡孔,泡孔密度达到1013 个/cm3,相对于PLA泡沫,共混物泡沫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40 %。  相似文献   
3.
采用统计力学的密度泛函理论,建立了CO2在聚乳酸中的溶解度计算理论模型,并利用非原位重力法测定了CO2在聚乳酸以及在聚乳酸/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合金中的溶解度及扩散系数。将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DFT模型可以定量预测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CO2在聚乳酸中的溶解度,而非原位重力法在低压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适用条件广泛;相比于纯聚乳酸,在不影响扩散系数的情况下,聚乳酸/PBAT合金具有更高的CO2溶解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