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岐杆菌属的生理特征和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歧杆菌属有特殊的形态、生理、生物化学特性、细胞壁构成、DNA碱基组成和磷脂组成,这些构成了双歧杆菌属生物学分类的依据。双歧杆菌属内种或生物型的区分主要依据是它们的糖类发酵能力和DNA同源模板的研究。双歧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林可霉素对双歧杆菌有强力抑制作用,先锋霉素四号对双歧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胃酸、胆汁酸也对双歧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下列汉字各代表什么数,才使每一个正方形上的四个圆圈里的数字之和都等于30?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大豆蛋白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冯屏  徐玉佩 《中国油脂》2001,26(6):70-74
介绍了大豆蛋白的主要功能特性、改性方法及应用。利用大豆蛋白的各种功能特性。可提高食品的风味、品质,改善传统食品的加工性能。降低成本,而功能性大豆蛋白在模拟食品,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更扩展了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的研究和大豆蛋白食品的开发,对调整膳食结构、发展新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非生长培养基中弱氧化醋酸杆菌(AcebobacterSuboxydans)静止细胞发酵甘油制备1,3-二羟基丙酮(DHA)。通过改变培养条件,研究了影响静止细胞氧化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处于非生长期的弱氧化醋酸杆菌表现出稳定的高氧化活性,DHA转化周期缩短,获得了较高产率。此外考察了弱氧化醋酸杆菌静止细胞在重复利用多批次发酵中的氧化稳定性,经重复利用9个批次后,菌体细胞仍保持较高的氧化活性。当甘油浓度为60g/L时,DHA总产量可达491.6g,甘油平均转化率为91%,体积产率为8.97g/(L.h),较生长细胞培养提高10~15倍。  相似文献   
5.
古诗填空     
冯屏 《烹调知识》2003,(5):38-38
征人去日殷勤□(唐·王维) □羊宰牛且为乐(唐·李白) 笙怯余寒涩未□(宋·陆游) □章骑马似乘船(唐·杜甫) 等闲□得东风面(宋·朱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利用弱氧化醋酸杆菌代谢产生的甘油脱氢酶,转化甘油制备二羟基丙酮的发酵过程。在摇瓶发酵的基础上,考察了连续发酵过程中不同膜组件、稀释率和溶氧浓度对连续发酵中菌体生长特性和二羟基丙酮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中空纤维超滤外压膜组件,溶氧控制在2mg/L、稀释率为0.12h-1时,菌体积累率与甘油的转化率均较高,最长连续发酵持续时间为304h。  相似文献   
7.
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天然乳胶(NRL)水溶性蛋白质(WSP)发生交联,减少天然乳胶中水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利用粒径分析、结构表征、十二烷基硫酸钠凝胶电泳实验证明了交联反应的发生.采用这一新技术可以降低天然乳胶制品的过敏性,拓展了其在医疗卫生领域、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MH-Ni电池用新型镍纤维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可以代替泡沫镍作NH-Ni电池阳极骨和镍纤维毡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镍纤维丝径,镍毡的单重对孔径尺寸,孔隙率,比表面积的影响,经过在氢气和氩气2种气氛中进行烧结,保证了镍毡的抗拉强度和延伸变形率,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镍纤维毡。  相似文献   
9.
利用丝胶-双醛普鲁兰糖(SS-dia—PU)复合物补强天然橡胶(NR),旨在改善其致密性,减小橡胶薄膜的孔径,以达到提高橡胶薄膜阻隔性能的目的。采用扫描电镜、粒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及乙醇透过性实验,对改性薄膜的相关性质进行了袁征。结果表明,当SS-dia-PU的固含量不超过0.3%(质量分数)时,可以改善NR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果仁抗氧保鲜剂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果仁抗氧保鲜剂是以天然原料为主要成分,安全卫生,不影响产品口味,防耗效果明显。在相同的保藏条件下,花生仁及核桃仁脂肪开始酸败的时间可延迟3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