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1.
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新型、高效水和废水处理药剂.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铁系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色谱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微萃取(SPME)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富集技术,简便快速、无污染、易于和其它技术联用。文中对固相微萃取的装置原理、涂层材料、涂渍技术、萃取方式及其在分析检测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医院的原污水及未消毒的膜生物反应器出水投加次氯酸钠消毒,测定消毒前后水样细菌学指标,并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卤代烃含量,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在消毒效果和安全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制备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20%的纳米Fe/硅藻土改性材料,研究其脱硫效果,并与活性炭、硅藻土的吸附效果对比,研究纳米Fe/硅藻土改性材料对不同二氧化硫浓度的混合气体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纳米Fe/硅藻土改性材料的脱硫率可达95%以上,对低浓度二氧化硫的混合气体更适用。  相似文献   
5.
王秀玲  冯晓翔 《工业水处理》2013,33(7):71-72,88
针对某机械厂采用石灰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涂装废水的工艺,研究了影响磷去除率的因素。通过对水质的监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改进前出水磷酸盐为1.22 mg/L,改进后出水磷酸盐<0.4 mg/L,符合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08)一级排放标准。该处理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倩倩  冯晓翔 《硅谷》2013,(17):75-76
制备纳米铁钯,考察体系pH、反应温度、不同载体对纳米铁钯还原去除三氯乙烯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铁钯还原去除三氯乙烯过程中pH逐渐下降,加入缓冲溶液控制pH在7.2左右时,三氯乙烯去除速率高于未控制pH的对照体系;纳米铁钯对TCE的还原去除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活性炭负载纳米铁钯对TCE的还原去除反应可有效进行4个循环,而未负载的纳米铁钯对TCE的还原去除只能循环进行2次。  相似文献   
7.
固相微萃取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富集技术,简便快速、无污染、易于和其它技术联用。文中对固相微萃取的装置原理、涂层材料、涂渍技术、萃取方式及其在分析检测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铁系絮凝剂絮凝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物质与铁盐(FeCl3)合成新型复合絮凝剂CMC-铁盐并进行污水模拟絮凝实验。结果表明,m(FeCl3)∶m(CMC)=1:2、m(CMC):m(NaOH)=1:2、水浴温度为50℃以及水浴时间为5h等条件下合成的新型复合絮凝剂絮凝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