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8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熄炉内平均换热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干熄炉内焦炭换热的特点,用干熄炉模型对焦炭粒度和冷却气体流量等参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体积换热系数随焦炭粒度变小而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气体通过圆孔和狭缝型喷气冷却风箱的压力损失性能,测量了几种型式风箱的阻力系数.试验数据表明,圆孔风箱阻力系数的范围在2.2到2.95之间,远小于文献报道的3.5;狭缝风箱的阻力系数范围为1.08~1.22,远小于孔式风箱.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来预测阻力系数,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并且介绍了圆孔喷嘴冷却风箱与狭缝喷嘴冷却风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等热流密度假设, 采用解析法推导了红外加热过程中带钢温度分布, 并分析了过程的热平衡, 得到了功率系数的公式。考察了红外加热后带钢的温差以及带钢厚度和机组速度对功率系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红外加热过程中, 带钢厚度方向温度呈抛物线型分布, 加热后带钢的表面与芯部温差非常明显; 功率系数随着带钢厚度和机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加热薄带钢时, 功率系数的增长速度, 明显高于厚带钢。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以温度跟踪为目的的全氢罩式炉钢卷退火过程在线数学模型。采用二维轴对称非稳态导热方程描述钢卷内部传热,边界条件由气氛温度检测值给定。偏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容积法离散,离散方程采用强隐型算法加速求解,在20s内能完成46个炉台的计算。埋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冷热点温度的计算值与测量值偏差在4%左右。温度跟踪系统投入运行后,优化了保温时间,钢卷机械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干熄炉内传热和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熄焦工艺具有节能和环保双重效益,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循环惰性气体冷却焦炭。根据多孔介质理论,采用非达西流和非局域热平衡方法,建立了干熄炉内流体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基于非正交同位网格的SIMPLE方法求解对流扩散方程,通过数值求值,得到了干熄炉内气体速度,压降以及气体和焦炭的温度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熄焦过程解决焦炭温度偏析的关键是改善布料时焦炭粒度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CFD软件对全氢罩式炉退火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罩式炉内罩的表面温度分布,根据得到的模拟结果研究了罩式炉内罩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变化情况,并对退火生产中钢卷表面碳黑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埋偶法测量了辊底式退火炉内钢管的温度,验证了实际退火曲线合理性。基于单点测温、常热流假设及任意未来时间步长的导热反问题算法求解了钢管退火过程的外表面热流密度;并得到了总括热吸收系数。结果表明:钢管外表面热流密度与钢管外壁温度呈抛物线关系,总括热吸收系数随管壁温度的0.578次幂增长。  相似文献   
8.
孙强  李俊  刘华飞  张利祥  王俊 《工业炉》2011,33(5):5-9,35
气垫装置广泛应用于热处理线上非接触稳定地传输带钢或塑料、纸质等薄膜制品.气体动力性能作为气垫稳定装置的关键参数,是其结构设计和相关设备选型的理论依据.结合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分析了狭缝喷射气垫装置的结构参数(垫升高度、狭缝宽度等)与运行参数(如气垫压力、射流速度)等条件对气垫流场压力分布特性(均匀性、幅值、压力...  相似文献   
9.
多排狭缝气体冲击射流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改兰  刘华飞  周绍萍 《矿冶》2011,20(1):38-42
气体冲击射流换热系数是喷气冷却装置设计时必需的参数。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多排狭缝喷嘴的冲击射流换热过程,主要考察了射流雷诺数ReS(43000相似文献   
10.
气体冲击射流的换热系数是设计喷气冷却装置必需的参数。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多排密集圆孔气体冲击射流的换热过程,主要考察了射流雷诺数ReD,普朗特数Pr,无量纲喷嘴间距Xn/d,无量纲喷射高度H/d和排气方式对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努谢尔数NuD随ReD数的0.69次幂增长,随无量纲数Xn/d的-0.269次幂和无量纲数H/d的-0.273次幂的方式减小,同时设置排气通道会显著提高换热系数。实验数据整理成平均努谢尔数NuD与ReD数、Pr数、无量纲间距Xn/d、无量纲喷射高度H/d的准则关系式,测量值与回归结果偏差在7%的范围内。得到的准则关系式与Martin公式比较,更适合于高开孔率的密集冲击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