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分析塔里木东河油田注水井组的动、静态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模型,利用半解析示踪解释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测试综合解释结果.示踪解释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较好,为地质上的油藏描述提供了详尽的依据;定量化解释结果的应用,对油田注水调整、控水稳油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井间示踪测试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田井间示踪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简要叙述。分析了各代技术的优缺点;根据油藏动静态描述手段和原理及测试解释技术理论并结合矿场实践进展,对解释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从示踪剂选择到测试解释的优化技术体系;另外,示踪剂技术目前出现了多个分支,尚处于矿场试验阶段。本文给出了部分有关测试成果和解释成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和评价。井间示踪测试技术是目前成熟和先进的油藏开发动态测试技术之一,对于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针对注蒸汽热力采油注汽阶段的特点,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流体相变和油层吸汽不均匀等因素,应用井筒多相流原理,建立了井筒配汽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实测资料对建立的配汽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实测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说明建立的井筒配汽模型能够较准确的解释注汽井的吸汽状况,从而反映井筒-油藏动态耦合规律.对目前注蒸汽热力采油过程的注汽动态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巨大,是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非均质性强的岩性大气藏,其主力含气层段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属于河流相-三角洲沉积相。其中苏10区块盒8-山1段砂体叠加连片,厚度大,表现出“东薄西厚”的趋势。储层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裂缝局部发育,低渗、低压特征尤为突出。根据苏10井区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不适宜进行常规开发,推荐采取小井距部署、井间接替保持稳产的开发原则,初期按照衰竭式降压采气的开发模式开发,后期适时进行机械增压开采。通过对开发方式论证及井网井距的优化论证,建议采用分层压裂、合层开采,菱形井网,600×1200 m井距一套层系的开发方案。确定了废弃开发界限,当增压外输时,废弃井口压力为1.0 MPa,单井废弃产量为0.17×104m3/d。  相似文献   
5.
海上高渗砂岩油藏胶结疏松,注入水冲刷作用对储层改造作用明显,其窜流通道在平面上呈“纺锤形”,垂向上有明显“贼层”特征。目前窜流通道的时间域、空间域连续量化方法存在数学模型和求解过程过于复杂的缺陷。考虑窜流通道平面、垂向特征,建立降维方法,将高渗油藏注采井间窜流通道三维物理模型变为平面和剖面两个二维物理模型的叠加;根据注入水在平面上纺锤形分布和注入化学剂浓度分布的相似性,及注水倍数、含水饱和度和渗透率变化倍数的单调相关性,提出了基于“饱和度差异”的“等效扩散系数”概念,建立了包含产出端含水率的平面数学模型;针对“贼层”是无效水循环主要通道的特征,定义了稀释倍数,实现了产出端含水率的解析求解,建立了窜流通道厚度、渗透率级差和等效扩散系数的快速量化方法。矿场算例应用结果显示,暴性水淹井和快速水淹井窜流通道厚度分别为0.04 m、0.38 m,渗透率级差分别为22、8,和示踪剂解释结果吻合;解释得到的等效扩散系数同时表征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和油水黏度比导致的指进程度及窜流通道波及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周期分质注聚合物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开发效果,针对不同渗透率地层,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与地层孔喉半径的配伍关系,结合周期注水原理,形成不同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周期注入技术。在考虑聚合物井筒炮眼剪切降黏作用下,地层平均渗透率为35×10-3μm2时,应选用800×104分子量聚合物;平均渗透率为100×10-3μm2时,应选用1 200×104分子量聚合物;渗透率大于300×10-3μm2时,应选用2 500×104以上分子量聚合物;分质注聚合物半周期控制在约3个月为最佳。相比传统笼统注聚合物方法,周期分质注聚合物技术可以综合聚合物驱及周期注水技术,更为有效地提高石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压力指数决策方法应用于低渗油藏调剖优化选井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低渗油藏调剖选井决策方法——RMF决策方法。新方法从动静结合角度,推导出表征调剖剂可注入性及油藏非均质性的4个决策因子,即表征层内非均质性决策因子、表征层间非均质性决策因子、表征平面非均质性决策因子及表征调剖剂可注入性决策因子,将4个决策因子组合,建立了RMF调剖决策因子和调剖选井决策方法。将RMF决策方法应用于A油田,调剖决策取得了比压力指数决策方法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油藏测试工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试井解释技术,针对性的解释理论和解释技术成为当前试井软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投产的复杂低渗油气藏对试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测试解释成果深入、量化应用到油藏工程分析中,目前缺少结合油藏工程的综合研究是试井应用受限的现实条件之一。结合现场测试实例,研究了注采井间探测半径变化,优化确定了低渗透油藏压力恢复试井测试周期。根据实际工艺情况,建议取20d作为典型区块低渗透储层压力恢复试井测试周期的上限,10d作为典型区块低渗透储层压力恢复试井测试周期的下限。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油田构造为大型披覆构造,储层为复杂河流相沉积,油藏埋深浅,油质稠。北区油藏受构造、断层,边(底)水、岩性综合控制,油水关系复杂,基本没有无水采油期。基于动静态资料(测井、地层压力测试和生产动态数据等),结合能量分析、多层动态剖面分析以及劈产方法等综合劈产,得到不同时期单井的产油剖面、产液剖面、分层产能等;运用油藏工程方法,从动用程度、驱动能量和采收率等指标对秦皇岛32—6北区油藏开发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本区主力砂体动用程度较高,能量补给充足,整体开发效果较好,但由于油藏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和海上作业的不灵活性,目前采收率较低,存在后期挖潜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井间示踪测试技术的应用逐渐得到认可,并日益推广,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同时,随着矿场实践的积累和测试经验的丰富,对理论与现场结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出了很多实际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测试及解释过程中经常存在疑问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释观点.其中,主要探讨了有关示踪测试过程中的见剂时间、见剂井数比例、回采率、结束测试时间以及示踪剂产出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