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7篇
水利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已全面进入到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的新阶段,在此过程中,如何识别水污染核心问题、评估相关工程预期效果,选择最具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是关键.以某城市水环境治理项目为例,通过构建精确内河河流水质模型,对城市内河河流污染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雨污混错接改造、径流污染控制、合流制溢流控制以及污水处理厂提标等工程进行了细致评估,通过工程效果分析,确立了以雨污混错接改造、径流污染控制为主要任务.由于上述两项工程实施后水环境达标状况良好,又确定了保留现状合流制片区截流倍数不变、不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过度提标等措施,以避免过度建设和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2.
以贵安新区"两湖一河"海绵工程规划设计为案例,探索了在城市公园以及河谷地带海绵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从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护和水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并结合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了城市末端生态屏障的海绵城市设计的宏观理念和微观技术措施,通过指标核算满足海绵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管控要求,系统阐述了河道和公园相结合的海绵设计在城市生态景观和径流、污染控制方面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水回用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各国对中水回用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西方发达国家的中水回用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日本较为突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国家均以本国区域的特点,确定适合其国情、国力的中水回用技术.使中水回用技术越来越趋于完善。美国城市中水回用量达每年9亿立方米。水资源极其匮乏的以色列有70%的废水经过处理并用于灌溉,全国所需水量的16%由废水来提供。  相似文献   
4.
给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物的粒径与其相对应颗粒数量的分布规律满足幂函数关系,其参数(β和K)可以用于描述悬浮颗粒物的特征。结合试验探讨了参数β和K的意义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β值反映了水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分布情况,K值则反映了水中颗粒物总体积的变化情况。对S水厂的原水、沉淀出水和过滤出水的试验结果表明,β值的变化显示了水中小粒径颗粒物(2~15μm)所占比例逐渐降低;K值的变化显示了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物的逐步去除,且K值的递减程度说明了各处理单元对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β和K值可以间接体现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5.
给水处理除藻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地表水源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进而导致严重的藻类污染。藻类及其副产物的污染不仅给传统净水工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水处理难度,而且使得供水安全难以保证。文章对饮用水中藻类去除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并系统分析各技术去除效果、局限性,展望了藻类去除技术发展前景。指出目前控制饮用水中藻类污染必须将水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开发高效低廉的新工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做到需水量的精确、合理预测对于能否实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具有决定性意义。系统分析常规计算方法在进行区域需水量预测时的局限性,结合常州市区域统筹供水需水量预测,研究和建立了城乡一体化供水中的分区域、分类型需水量预测方法,在充分调查历史用水数据、研究用水特征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优化和确定了用水指标,并有效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度,以期为其他同类地区和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城市低影响排水系统和河湖水系相互耦合的二三维可视化仿真引擎,集成城市低影响设施、传统排水系统与防洪排涝为一体的风险预警、风险评价、系统调度与控制,实现低影响开发与防洪抗涝管理的智慧化,在杭州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显著降低城市内涝并增强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国家“水专项”研究课题“城市水环境系统的规划研究与示范”,将杭州、苏州、北京密云、北川县、中新天津生态城列为5个示范工程。通过对北川新县城水系统安全保障的研究,建立基于SWMM进行水资源模拟的技术方法,验证本流域产水量是否能够维持北川新县城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在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水资源的分配方案。并且在城区河道的规划设计中,贯穿生态水系的理念,提出了采用生态护坡、蛇形水系、多白然河道、复合断面等措施,保证河道的白净能力和景观效果的建议。同时,从水源选择、应急供水、血吸虫病防治、城市防洪等方面,提出了城区供水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中微颗粒分布规律与特征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给水处理常规工艺去除的微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原水、沉淀出水和过滤出水的颗粒粒径的大小及颗粒的数量分布关系,发现水中微颗粒的直径及相对应的颗粒数量满足lnN(DP)=-βlnDP K的双对数线性关系,与理想状态下推导出的颗粒分布数学模型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合试验结果探讨参数β和K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规律,分别定义为颗粒分布指数和颗粒体积指数,分别反应给水处理过程中微颗粒的分布情况和水中颗粒的总量.指出单元处理工艺的运行效果对后续工艺存在较大的影响,给水处理系统各单元工艺的稳定运行是系统优化运行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是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关于乡镇污水系统建设的研究较少.与城市、农村相比,乡镇同时具备城市人口密度较高、污染排放集中以及村庄空间分布离散、情况多样的特点,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我国多数乡镇污水系统建设及运维都要依靠上级政府投资,这些都是乡镇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难点.在我国中南地区,很多乡镇位于长江、淮河等重要水系流域范围内,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对流域水环境有较大影响.本文以中南地区某县正在开展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为例,从地形条件、空间分布、用水规律、发展规划、流域保护、建设投资等方面,研究了县域乡镇的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处理设施排放标准以及镇-村污水收集处理关系,目标是建成覆盖完整、规模合理、排放达标、运行经济的乡镇污水系统,并为乡镇污水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