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3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载溶菌酶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源岗  周长忍 《化工进展》2007,26(12):1761-1766
为了制备理化性能优异的溶菌酶微球用于壳聚糖材料的体内降解调控,实验从多参数多指标出发,较为系统全面地考察了载溶菌酶微球的制备与性能。微球产率为5.7%~97.4%,粒径可控制在30~100μm,载药量和包封率理想。微球缓释效果明显,16 d的释放可控制在20%~70%的较大区间内,释放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酶活基本保持完好,大部分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酸盐、 聚精氨酸为壁材, 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了球形度好、 表面光洁、 粒径均匀的新型药物载体——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 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 当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的含量为0.1、 0.5、 1.0 mg/mL时, 微胶囊对L92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浸提产物在10.0 mg/mL时仍无细胞毒性作用。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不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 不引起溶血反应。通过本组试验可见, 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的药物载体——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具有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何鹏  刘源岗  叶莉 《材料导报》2012,26(21):124-127
天然组织结构是由高度复杂化的组织微结构体组成,现今组织工程学的巨大挑战就是在体外重现这些微结构体的结构和功能。微构建技术为组织构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对微工程化水凝胶技术作了相关的介绍,举例阐述了其中的微流体技术和微孔技术在形成细胞集落、促进细胞-细胞与细胞-细胞外基质间作用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提出了一种通过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制备水凝胶微结构的新技术,利用微囊化细胞与生物凝胶材料进行体外组织工程构建。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神经酰胺的来源、分类、各种生物学功能以及含有神经酰胺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神经酰胺脂质体能够促进活性成分的经皮吸收,具有修护皮肤、辅助治疗皮肤疾病等生理功能,展望了神经酰胺在化妆品等领域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及海藻酸钙/聚组氨酸载药微胶囊,并考察不同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微球表面形态、粒径分布、载药性能及微胶囊控制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浓度主要影响微球的粒径大小,氯化钙浓度主要影响微球的分散程度及粒径分布,微球载药量均随海藻酸钠浓度及氯化钙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所制备的微胶囊均无明显的突释现象。  相似文献   
6.
李玉兰  王士斌  刘源岗  王莹 《广东化工》2007,34(5):20-22,58
采用海藻硅酸钠和几丁聚糖为原料制备海藻酸钙-几丁聚糖药物缓释微胶囊,初步考察了载阿糖胞苷微胶囊的制备以及不同分子量几丁聚糖、静/动态载药方式对阿糖胞苷释放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微包纳胶囊共载两种药物,考察它们之间的联合释放性能。结果显示,共载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和贝伐单抗/木瓜蛋白酶时,微包纳胶囊的多腔室结构显示出了延缓CAP释放的效果,大分子的累积释放速率更快;在释放的中后期,微包纳胶囊对两种药物有很好的顺序释放效果。而共载CAP和甲氨蝶呤时,微包纳胶囊的多腔室结构对药物的释放抑制有限,两种药物的释放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吴慎剑  刘源岗  王士斌 《材料导报》2015,29(13):89-92, 111
聚乙烯亚胺(PEI)作为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在药物负载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PEI具有载药高效、易于修饰粒子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成为了研究热点。综述了目前PEI的研究现状,介绍了PEI修饰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载药治疗癌症的相关进展进行了讨论,重点阐述了PEI在联合载药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PEI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溶壁微球菌为底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microscope,AFM)观察到了不同浓度的溶菌酶与溶壁微球菌相反应的作用过程。结果发现,在溶菌酶浓度为0.01mg/mL的情况下,反应菌液逐渐变澄清,溶壁微球菌的裂解程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剧;而在酶浓度增大为1mg/mL时,反应菌液反而不再变清,AFM观察到溶壁微球菌仅发生变形,但未裂解。AFM是观测酶活生理过程的有力工具,同时还为酶活测定开辟了新思路,是传统酶活测定方法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0.
溶菌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察比浊法测定溶菌酶的活性,对可能出现的结果差异进行分析,提出实际操作中测定未知样溶菌酶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