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麻雀搜索算法收敛速度缓慢、寻优精度不足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融合正弦搜索策略和多样性变异处理策略的改进麻雀搜索算法。通过引入正弦搜索策略,自适应调整个体权重提高算法收敛速度;针对个体聚集程度过高问题,采用多样性变异处理,引入生物学中种群聚集度的概念和柯西变异对最优解进行扰动,提高算法逃离局部最优的可能。通过九个不同特征的基准函数进行寻优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更快地收敛于最优值,有更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表明了其具备更优的收敛速度、收敛稳定性和逃离局部最优值的能力。通过应用该改进优化算法于分数阶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上,进一步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红外分析仪应用在两套聚丙烯装置中,主要是测量聚丙烯装置中碳氢的含量,防止装置中碳氢含量过高引起爆炸,通过测量使工艺人员及时的补充氮气,避免危险的产生。大庆炼化采用的红外分析仪都为ABB公司生产的,现应用的红外分析仪型号均为ABB EL3060和ABB EL6010两种。经过多年的使用,红外分析仪已成为必不可缺的仪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高温下前驱膜的形成机制,即表面扩散机制、蒸发-凝结机制、皮下渗透机制和快速吸附-薄层漫流机制。在实验表征的金属/金属润湿体系中,最有可能的机制为皮下渗透机制,其形成与表观接触角、接触半径、固体金属与氧化膜的间隙大小有关。在金属/陶瓷体系中,前驱膜的形成通常为快速吸附-薄层漫流机制。前驱膜为吸附机制时,需要满足液/固界面的相对惰性和高亲和力这一矛盾体。同时介绍了高温反应润湿体系中,前驱膜的另一种可能的机制,即薄膜传输机制;指出研究前驱膜的难点在于前驱膜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其发展方向应趋于系统化,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Li+/Er3+/Yb3+三掺ZrO2纳米晶粉末.对纳米晶粉末样品进行了XRD检测,表明Li+掺入并没有改变晶体结构.在室温下用980 nm激光研究了烧结温度为800℃样品的上转换发光特性,掺入Li+后纳米晶粉末样品红绿光波段的荧光强度都有很好的增强.通过对激发功率与荧光强度的关...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所有化工企业需在外排烟气及外排水中增加在线分析仪进行数据监测,COD值作为环保数据的重要指标,已列入大庆炼化公司环保监测的重要考核项目,将针对大庆炼化公司在外排水中所使用的COD分析仪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邯钢通过在260 t/h高温高压锅炉引风机进口烟道安装新型高效直通道低温省煤器,使锅炉排烟温度由140℃降至90~100℃用于加热汽机凝结水,使6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提高约1.7%,机组每小时平均发电功率35000 k Wh,机组年增加发电量约452万k Wh,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60 MW汽轮发电机组投运以来,存在热机效率低、凝汽器真空低、调节系统静态特性不良、汽机三段抽汽旋转隔板卡涩等一系列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难题。通过检修,排除故障、消除隐患,确保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