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成功建立带有逆转录病毒的恶性T淋巴细胞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肿瘤研究室研究人员在著名病毒专家、中科院院士曾毅教授的领导下,最近成功地建立了带有逆转录病毒的恶性T淋巴细胞株。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es)是...  相似文献   
2.
3.
谭凤梅  严琪  刘韩  张帆 《化学工程》2019,47(11):19-24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一系列聚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共聚物[P(AANa-co-AM)],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其表征。研究了溶液pH值、单体配比、吸附时间、Pb~(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最适pH值下,不同单体配比的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AA/AM)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效果不同,其中AA/AM单体配比为5∶5时,对Pb~(2+)的吸附效果最好。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对铅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模型;热力学实验数据显示,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更符合吸附等温线。当温度由298 K升高到318 K时,最大吸附量由591.7 mg/g增加到625.0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P(AANa-co-AM)凝胶对Pb~(2+)的吸附为一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认识SiO_2对分相乳浊釉的分相过程及其性能的影响,选择K_2O-Na_2O-CaO-Al_2O_3-B_2O_3-SiO_2分相乳浊釉为研究对象,通过SEM、TEM、FTIR等测试手段,探究SiO_2对釉面乳浊度、硬度及釉层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iO_2摩尔含量的增加,釉玻璃中[BO_4]向[BO_3]转变,提高了釉的分相倾向,致使分相结构由连通贯穿状向孤立液滴状转变,80~150 nm范围内分相液滴的体积分数和平均尺寸均显著增加,同时,两相之间折射率差值增大,三者共同作用下提高了釉面乳浊度,白度由50.09%提高至74.33%;同时,釉中[SiO_4]含量的增多促使釉面硬度由2685.2 MPa提高至7126.7 MPa。  相似文献   
5.
90年代以来,Informix公司凭借动态可伸缩体系结构DSA和通用数据库Informix-Universal Server一直在数据库行业中居于技术领先地位。Informix数据库的高性能、易扩充性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认可。作为开放系统的主流数据库厂商,Informix在开发工具领域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策略,与所有主要的工具厂家密切合作,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开发工具Visual Basic、Delphi、Powerbuilder、Foxpro等都支持Informix数据库。 1997年底,Informix又推出了DataDirector系列,包括Data Director forVisual Basic、Data Director for Java、Data Director for Web,使得采用VisualBasic、Java、HTML这些通用语言编程的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微粉在镀液中易漂浮导致电镀镍困难,为获得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工艺,本文研究了镀瓶转速和电镀电流对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品质的影响。通过对金刚石微粉颗粒在不同镀瓶转速时运动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镀瓶转速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确定了不同电镀电流时镀瓶转速的调节范围。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电镀电流对镀层增重率、形貌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瓶转速在1~7 r/min范围内,从小到大逐步提高,同时电镀电流不超过3.0 A条件下,能够实现金刚石微粉电镀镍。电镀电流在0.5 A时镀层失重,出现明显退镀现象,在1.0 A时镀层有少部分漏镀现象,在1.5~2.5 A时镀层包裹完整,基本无漏镀;电镀电流在1.0~2.5 A范围时,随着电镀电流增大,镀层增重率逐渐增大,镀层密度逐渐减小。采用低转速低电流、逐步提高镀瓶转速的方法对金刚石微粉进行电镀镍,镀瓶转速在1~7 r/min,电镀电流在1.5~2.5 A时金刚石微粉电镀镍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新型高产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的酵母菌株,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该研究利用WL选择培养基和产糖基础培养基筛选出高产EPS的酵母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8S rDNA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响应面方法对菌株产胞外多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EPS的酵母菌,经鉴定,该酵母菌为近粉红锁掷孢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命名为S.pararoseus PFY-Z1,当葡萄糖17.34 g/L、硫酸镁1.98 g/L、初始pH值5.3时,EPS的含量为(6.74±0.13)g/L,是优化前的1.63倍。不仅为EPS的生产提供菌种来源,也为今后利用S.pararoseus大规模生产EPS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增强界面传热效果,将镓基液态金属(Ga68.5In21.5Sn10)及氮化铝作为导热填料填充到甲基硅油中制备了一种新型复合的热界面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检测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以研究其导热原理。合成的AlN掺杂的镓基液态金属硅脂导热率可达5.014w /m·K,分别高于液态金属/甲基硅油二元复合材料和现售高端的导热硅脂产品(x-23-7762)约5%和20%。同时,接触热阻减少了约20%和50%,粘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溢出风险。CPU的实测结果表明新合成的AlN掺杂的镓基液态金属硅脂可以显著降低笔记本核心的工作温度,分析其导热机理后提出传热过程的协同效应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是一种理想的导热界面材料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色度仪等测试手段研究TiO_2对(K,Na)_2O–CaO–Al_2O_3–SiO_2–B_2O_3系1 200℃低温快烧分相乳浊釉的釉面光学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_2引入量的增加,釉面白度及光泽度获得显著提高,白度由44.1%增至82.1%,光泽度由34%增至79%,白度越高,釉乳浊性能越好。但当TiO_2引入为6%(质量分数)时,釉面向黄色调偏移。Ti在分相釉玻璃体中主要以Ti4+存在;TiO_2有利于釉玻璃网络结构的转变,提高釉的分相倾向,使分相液滴尺寸及组成产生显著变化,强化了釉层对入射光的散射能力,致使釉面乳浊性能明显提高。烧成过程中釉乳浊性能的形成主要源于烧成过程中釉玻璃体的冷却阶段,尤其是低温阶段(T≤900℃)分相液滴尺寸及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