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双乙烯酮高聚物可作为一种高热值燃料利用,但由于其黏稠高、流动性差、易结块等原因,所以其高效、连续、稳定的利用长期受到双乙烯酮生产厂家的关注,本文通过选择合理的雾化枪体,从而解决了高黏易堵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利用双乙烯酮高聚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氨基磺酸、双乙烯酮、三乙胺、三氧化硫、冰醋酸为原料,经乙酰乙酰化、环合、水解、成盐4步反应合成安赛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稀硫酸的溶液。其组分主要为稀硫酸,含有少量三乙胺硫酸盐、丙酮等。生产过程中对三乙胺的回收,对产生的稀硫酸进行中和和对稀酸中约含5%左右的三乙胺硫酸盐回收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从经济效益上进行考虑,更是环保要求的需要。通过对安赛蜜生产中回收催化剂工艺进行改进后,不仅能消除碱化解析三乙胺硫酸盐过程中用生石灰粉造成的粉尘污染,又能提高合成安赛蜜过程中三乙胺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以醋酸为原料经催化在负压的条件下裂解脱水是目前国内外制取乙烯酮产品的主要生产方法,安全、稳定、经济的液环真空泵在乙烯酮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液环泵在乙烯酮生产中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验证了一种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SOFC-GT-ST)联合循环动力系统,采用了阳极排气和后燃烧室排气两个再循环回路,研究了气体再循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系统发电效率进行优化;针对烟气处理工段设计了闪蒸塔和再生塔结合的双塔解吸CO2捕集工艺,并改进了MDEA溶液补充水的方式,优化了多处余热利用,使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系统模型,研究了贫液温度、烟气温度、贫液流量、吸收塔压力和解吸塔压力等对CO2捕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排气再循环比最优值为0.28,燃烧室排气再循环比最优值为0.36,CO2的捕集率可达90.82%,碳捕集能耗为3.78 GJ/t。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双乙烯酮生产中急冷器的设计,从设备选用、结构、安装入手设计,保证了生产工艺的先进,达到了冷却后的醋酸液体快速分离、避免高温管口因高温结炭堵塞、减少副反应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收率。  相似文献   
6.
借用安赛蜜生产催化剂回收装置消化离心机设备的优化与革新,实现工段连续自动化操作,提高三乙胺回收率,副产品硫酸钙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温钙基碳捕集技术回收储存过程中未利用CO2的超临界、流量大等特点的问题,采用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取代传统CO2回收系统,以降低由于碳捕集系统所造成的热量损失。利用Aspen Plus软件搭建耦合钙循环碳捕集的燃气轮机发电模型,在其CO2回收系统中耦合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和跨临界二氧化碳(T-CO2)布雷顿循环系统,使用精准度更高的REFPROR物性方法研究主压缩机出口压力、透平入口温度、透平入口压力及分流系数对循环系统净做功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回收系统中耦合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可以使全厂热效率提升1.7%,全厂■效率为26.98%;采用分流纯净烟气的方法作为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的热源,可使同一热源的热效率提升6.7%。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联供系统效率、降低碳捕集能耗,提出了一种基于SOFC/透平(GT)/蒸汽轮机(ST)、有机朗肯循环(ORC)和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液化回收CO2的联供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搭建了SOFC本体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通过输入设计工况下的热力学参数,探究了电流密度、燃料利用率、汽碳比对SOFC本体及联供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SOFC发电效率为55.5%、联供系统发电效率为76.5%、功冷联供效率为92.6%,与现有系统相比,各效率均有提升;当电流密度增加至极限电流密度时,浓差极化损失迅速增大,对系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燃料利用率的提高,功冷比不断下降,各效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汽碳比为2时,联供系统的发电效率及功冷联供效率最大,分别为78.04%和93.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